為了激發(fā)小朋友們的職業(yè)興趣,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7月24日,山東理工大學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負責人趙康棋在德州市武城縣四女寺鎮(zhèn)明德小學開展了“我的夢想”主題生涯規(guī)劃課,助力小朋友們的個性化成長。
首先,實踐團負責人趙康棋向小朋友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夢想是什么,小朋友們積極踴躍地分享了他們的看法。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小女孩說:“夢想就是未來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一個小男孩發(fā)表了不一樣的觀點:“夢想是以后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讓整個課堂都沐浴在純潔的童真中。
隨后,實踐團負責人趙康棋為小朋友們回答了這個問題——夢想是指個人內(nèi)心深處強烈的愿望和目標。一個人有了夢想,就有了腳踏實地前進的動力,有了逆境中堅持不懈的決心。趙康棋以形象的比喻進行講述:“當一個人有了夢想,它就不再是汪洋大海上漂泊的一葉小舟,而是夢想巨輪的船長。”
接下來,小朋友們依次上臺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夢想。人民警察、軍人、醫(yī)生、教師、運動員、魔術(shù)師、化妝師……每個孩子的夢想都像一顆閃耀的星星,有人想去往邊疆,鑄成血肉之軀保家衛(wèi)國;有人想站上三尺講臺,傳道授業(yè)解惑,教書育人;有人想踏上賽場,揮灑汗水,為國爭光。這些純真的夢想,宛若春天破土的嫩芽,活力四射,展示著孩子們未來人生的無限可能。
本堂課的最后,實踐團負責人趙康棋耐心地向小朋友們解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夢想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意義與價值,要堅信自己的夢想一定能實現(xiàn)。或許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是困難的、艱辛的,但“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走過砥礪前行的漫漫征途,夢想之花一定會在終點綻放。
通過本次生涯規(guī)劃課程的學習,樹立了小朋友們的遠大志向和自我認同。同時,山東理工大學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也一定會在社會實踐中將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