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考察調研宣講社會生活質量的調查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們進行了此次國情考察調研,通過走訪社區線上宣講調研和線上問卷調查,深入地考察新時代我國國情和社情,從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切入,切實地了解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建設狀態。2022年7月南京師范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關于南方部分地區的社會居民生活質量情況的考察”實踐團隊共分四個小分隊,分別于江蘇(南京,徐州)、江西、貴州——走訪各自家鄉社區,從經濟、醫療、娛樂、教育等方面進行社區居民生活質量調研。分隊內部各自安排和溝通調研方式(如走訪社區服務中心)、調研形式(如網絡問卷)等開展宣講調研工作。
前期,為確保各分隊活動的有效展開,隊長徐可同學根據各分隊活動地點,成員組成,當地政策等對隊員的具體任務進行了明確分工。受疫情影響,江蘇徐州,貴州習水采用線上宣講的形式,江蘇南京,江西上饒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宣講。下面是線下團隊的宣講情況。
7月11日,南京分隊的成員來到溧水區狀元坊社區宣講國情考察實踐。
在狀元坊社區服務中心二樓,成員們在這里向參會的四十位居民宣講,并邀請他們填寫關于社區居民生活質量調查的問卷。活動過程中張子軒同學負責在講臺上宣講,王語洋同學負責活動過程拍照記錄,徐可同學負責收集紙質問卷。活動后,成員們在講臺前和隊旗合照。
宣講從實踐的背景、意義和目的三個方面展開,全面地展現了十三五以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建設成就,切實地講述了國情考察實踐的重要意義。從收集到的紙質問卷來看,多位居民提出了“希望社區安排老年人娛樂活動”“希望社區了解居民所需、為居民排憂解難”“多為百姓想所想”等建議,可以看出居民對于社區能夠辦實事的呼吁。目前的社區建設中,居委會不斷收集社情民意,盡力辦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為民服務的成果。特別是在疫情中,居委會對居民的關照從各細微處體現,比如生活物資送上門、流調情況上門核查等等。而從居民的這些反饋中可以看出,社區在為民辦實事的過程中仍然有做得不夠好、不全面的地方,啟示社區更加用心傾聽民聲、辦好實事。
7月14日,謝萌和高靜同學走訪了弋陽縣各街道共計7個居委會。社區的工作人員介紹了社區近年來居民在出行、醫療、文化娛樂等生活方面得到改善,介紹了鄉村振興、城鄉結合政策,兩位同學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引導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填寫。兩人了解到,現在仍然存在公交車偏少造成交通不便的情況,但總體來說,大部分地區交通方便程度高。
現在各個社區都正在積極參與“雙創”,給居民更好的生活環境,讓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質量。
本次社會實踐,讓小隊成員走出了校園的象牙塔,最直觀地感受到社會的發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暑期社會實踐中,最重要的部分還是親自去實踐,與居民溝通交流。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該有超強的社會責任感,用自己的所學所獲助力社會的進步。
時間:2022-08-18 作者:楊紫薇 來源:南京師范大學國情考察調研小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