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是十四五時期浙江在文化工作上的職責使命,是青年人在文化繼承、創新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溫大教院學子的文化認同感,溫州大學教育學院各團支部于金桂飄香的九月開展了“延續文化基因,汲取中國智慧”主題團日活動,讓文化之水源遠流長,讓智慧之花綻放光彩。
21小教2班
本次團日活動在“糖果法自我介紹”的破冰小游戲中拉開了序幕,全員活動積極性在表達自我中逐漸提高。緊接著,團支書帶領班級同學沉浸式領略中國文化遺產的魅力,讓大家了解到文化與歷史共存的典例,也向大家展示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活動在“猜燈謎”這一傳統習俗的過程中達到了高潮,同學們不僅感受到了猜燈謎的魅力和謎語的藝術美感,還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團隊凝聚力與合作力。
21教技本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師生情誼,山高水長。當中秋節遇上教師節,是月滿中秋,是桃李天下;是盈盈秋水,是暖暖溫情。九月正逢中華傳統節日——中秋節,故本次活動分為學習中傳統鉤織技藝和制作冰皮月餅兩大板塊,同學們在體會中華文化從古至今的深長意蘊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教師的感激與美好的祝福。在活動的最后,大家熱烈探討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意蘊,從一針一線中體驗鉤針編織技藝,從一揉一搓中,品味著對花好月圓的期待,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22小教2班
活動伊始,同學們在團支書的帶領下觀看了介紹刺繡文化的相關視頻,而傳聲筒小游戲——背誦刺繡文化相關語段則有效地活躍了班級的氛圍。團支書將體驗刺繡為活動主體,帶領同學們親手繡制香包,在一針一線中,同學們不僅了解到中國刺繡文化的淵源與魅力,也在娛樂和動手實踐中真正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本次活動的不僅成為凝聚班級共同體的精神紐帶,也促進了同學們對刺繡文化的認同、熱愛與傳承。
22學前專2班
“匠心·傳承”主題團日活動在一曲振奮人心的團歌中有序進行,主持人先帶領大家觀看《我在故宮修文物》記錄片、閱讀《“匠心精神”在時代奮發中綻放》,并請支部同學發表相關心得體會。而后,主持人又組織支部同學欣賞“匠心”主題手抄報,邀請支部同學分享他們身邊的匠心匠人。讓青春帶上“匠”味,讓青年不忘傳承,22學前專2班的同學們將會成為延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員,送上自己最誠摯的守候。
22學前專10班
“休笑前人癡,由來同一夢”,學前專業的同學利用其專業特長,編排越劇經典曲目《紅樓夢》,在歡聲笑語的排練中領略了吳越大地上戲曲文化的魅力。在學習越劇的過程中,大家慢慢熟悉了故事的內容,掌握了戲劇的唱腔特點。通過對音準、情感、節拍、唱法、音調的深入剖析與學習,同學們進一步了解到吳越文化的瑰麗色彩,并從中窺見中華文化內核之妙與外形之美。
“往事越千年,傳承永不變”,中華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21世紀,文化傳承的旗幟已經交到青年一代的手中。作為溫州大學教育學院的一份子,我們應擔起文化傳承的重任,在傳承中汲取先人智慧,在傳承中銳意創新,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中華文化之根在全中國、全世界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