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之上,是千年傳遞的傳統(tǒng)文化
一把扇子,文人騷客常在上面題字作畫,其韻之風雅,自不言說。扇面之上,可以是一幅畫,可以是一筆好字,可以是一把單純的扇子。但倘若我們將非遺文化刻畫其上,它就是一把有著非遺傳承符號的扇子。
2023年6月27日,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赴蕪湖“體‘遺’雙馨”宣講調(diào)研實踐團隊在安徽師范大學校園內(nèi)開展了第二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以一把把原制團扇為材料,利用水彩顏料在上面畫上魚燈、心意六合拳打拳過程圖畫,將本沒有文化意義的扇子變成了一個富含傳統(tǒng)意蘊的民俗文創(chuàng)。筆尖抑揚頓挫之間,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魚燈躍然紙上,一個個心意六合拳的動作也被我們畫在扇面之上,緊接著用顏料涂抹,就像是為骨干注入血肉,瞬間,畫面就有了生機與活力。看著桌子上的一個個非遺文創(chuàng),我不禁陷入沉思,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有心,非遺的傳承就不算難。我們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去探索創(chuàng)新,用更適合當代社會的方法,去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注入年輕的力量。
扇面之上,是魚燈,是心意六合拳,更是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傳承…
時間:2023-06-28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