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山東理工大學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于7月12日下午開展“走訪慰問老黨員,不忘初心暖人心”活動。實踐團隊長孟翔涵帶領成員先后采訪蔡中村支部書記王榮堂和蔡中村老黨員安天路,對他們致以誠摯問候和崇高敬意。

在實踐團隊長孟翔涵對黨群服務中心書記王榮堂的采訪中,了解到蔡中村在二十大以來,積極鋪設道路,助推農村面貌改善,并預計投入50萬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改造。蔡中村的努力不僅僅是簡單的修路和改善設施,更是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和宜居的生活環境。通過這些措施,蔡中村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幸福感提供了重要保障。投入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支持,更是對社區發展和居民利益的關注和關懷,為人民營造一個舒適、安全和美好的居住環境。

書記辦公所在的黨群服務中心是那條街唯一的平房,王榮堂幽默地說道:“整個街道就我這個小平房是貧困地。”同時,書記對實踐團成員第八年在蔡中村明德小學支教給與認可與贊譽,表示明德小學具有帶動影響,村里孩子上學也很便利。

實踐團成員詢問到書記村里黨員情況,他熱情幫助實踐團成員聯系老黨員。書記說道,現在村里60歲以上的黨員只有16個,村里年輕黨員大多出去打拼了,在過年期間會給留在村里的老黨員送糧油米面等慰問品。王榮堂表示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村委用心對待老百姓,對于低保戶,做到應保盡保,為大家做實事,讓百姓放心。對待老百姓就像家人一樣,盡心盡力,做蔡中村群眾信任的貼心人。
實踐團成員在走訪時,還采訪到一位有著53年黨齡的老黨員安天路,實踐團成員一進門便收到老黨員和他老伴的熱情招待。成員親切詢問老黨員的生活近況和身體情況,叮囑老黨員要保重身體,并送上慰問品,感謝他為黨的事業作出的貢獻。老黨員提到入黨,說當時他年輕,憑著實干和努力獲得了基層農民群眾的認可。說著老伴起身拿起勛章,“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靜靜地躺在鮮艷的紅緞盒中。

老黨員提到書記王榮堂也贊不絕口:“他做得很好,為村子貢獻了很多。”他回望黨百年奮斗路,尤其是從改革開放以來,坦言鄉村生活變化極大,在書記的帶領下,積極美化村子環境,人民的衣食住行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老黨員在自己和兒女共同努力下也住上了樓房,提起教書育人和從軍的兒孫幸福地露出笑容。老黨員在采訪的最后提到,現在所有的幸福生活都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感謝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感謝政府的關懷。

聲聲問候顯真情,句句祝福暖人心。此次走訪慰問,從書記那里得到了蔡中村黨建情況,讓老黨員在精神上得到激勵、情感上得到關心。實踐團成員要以老黨員為榜樣,汲取前輩紅色信仰力量,繼承光榮傳統,發揚優良作風,把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