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黨團委號召,開展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和社會實踐能力。長安大學材料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2023年8月11日來到河南洛陽中國唐三彩文化園,在傳承人的帶領下,了解唐三彩的歷史、制作、現狀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8月11日上午,隊員們來到了唐三彩文化園。在傳承人張毅鵬先生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參觀了“張家彩窯”,了解了唐三彩的起源、在不同時期的發展和藝術特色。團隊成員參觀了唐三彩的制作過程。在陶藝車間,隊員們見證了陶土從篩選、混合、擠壓到成型的整個過程。

圖為在張毅鵬老師帶領下參觀唐三彩窯。
團隊成員觀看了傳統的上釉工藝,見證了各種顏色在工匠手中的神奇變化。
隊員了解到,色彩斑斕的唐三彩釉是由各種礦物釉在高溫燒制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最終形成獨特的色彩和質地。隊員們參觀了古代燒制唐三彩的窯和現代化燒制車間,如今唐三彩的燒制過程更加精細,更易操控,產量和質量都有所提升。
除了親自參與唐三彩的制作外,實踐團隊還與文化園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所遇到的艱辛困難、作出的努力和成績。工作人員表示:“唐三彩文化園不僅致力于技藝的傳承與發展,還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及與推廣。園區定期開展講座、展覽、論壇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學者前來參觀、交流與合作。”
在文化園,實踐隊參觀了一個以唐代三彩畫為主題的雕塑公園。這里的雕塑以唐代三彩畫為原型,運用現代藝術手法創作,使古老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展現出不同的魅力,讓唐三彩更親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文化園不僅重視唐三彩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創新,更注重唐三彩文物的保護和展覽工作,園內有完整的存有唐三彩陪葬品的古墓,文化園對古墓進行了深度地挖掘和精細的加固保護工作,將古墓發展為能夠讓人們參觀的地方。通過進入古墓參觀,參觀者能夠更真是的接觸到古代唐三彩文化,加深對唐三彩的印象。
并且,實踐隊還參觀了“非遺傳承展區”,深入體驗了傳統文化的活力與魅力。在張毅鵬老師的指導和講解下,親身體驗了唐三彩釉工藝,并對模具進行了造型,進行了個人創作。
在參觀和體驗中,實踐隊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表達了對這些技術背后的故事有更深入了解的愿望。為了滿足這一愿望,隊員們分成小組,在文化公園采訪了非遺傳繼承者。在采訪中,隊員深入了解了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如制陶技藝、上釉工藝等。同時,隊員們了解了張毅鵬老師對唐三彩現狀的看法和建議,張毅鵬老師表示:“如今唐三彩的傳承有人、發展向好,并且政府給予一定的關注和支持,唐三彩已經脫離傳承危機的困境,甚至已經達到自主創新的境界,我正在籌劃建設一所唐三彩博物館,展示唐三彩經典作品,和創新作品,宣傳唐三彩文化,并且將繼續堅持研學基地的發展,讓三彩文化走入校園。”

圖為實踐隊員聽取傳承人張毅鵬講解。
實踐團隊成員還開展了獨特的文化體驗活動,即親自設計制作一件屬于自己的唐三彩作品。在張毅鵬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審美觀念,發揮想象力,設計出各種各樣的作品,并通過之前參與學習的制作流程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深刻體驗到唐三彩制作的過程。
此外,實習團隊還參觀了附近的傳統陶藝村。據村民介紹:“在這里,許多家庭世代相傳的制陶技藝,以及將這些技藝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創造出既傳統又現代的陶瓷。”如今,這些傳統陶藝村的唐三彩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與完善,越來越多的產品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唐三彩瓷走向大眾,進入人民的生活中。
實踐團隊還了解了唐代三色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實踐隊參觀了一家將唐三彩元素融入服裝、配飾和家居的商店。店長介紹:“這些產品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現代時尚元素,創作出如‘冰墩墩、唐宮夜宴舞女’等作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通過與設計師和店主的交談,隊員了解到他們通過將現代元素與傳統技藝相結合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在傳承過去的同時創造出符合當代社會需求的新產品。

圖為實踐隊員到訪唐三彩創新藝術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