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安徽工業大學赴蚌埠邯鄲信陽合肥宿州馬鞍山臨沂鄉村振興實踐隊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褚集鎮對當地農用機械使用情況展開調查,旨在了解當地大型農機的高頻使用種類,進一步了解當地農業發展情況,體會現代科技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我們深刻明白作為一個糧食和人口大國的使命。
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各省響應號召發揮自己的經濟優勢幫助百姓實現共同富裕。在此大環境下,褚集鎮始終堅持以農業產業為依托,農業基礎逐步夯實,全力做好鞏固拓展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我是來自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張鳳,懷著對鄉村的熱愛和感激,希望家鄉更加繁榮的初衷,暑假期間積極參加鄉村振興活動,深入到養育我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能量。
這次活動給我最深的感觸就是工作分配和團隊信任會決定這個團隊能否繼續走下去,能否完美的完成所指派的任務。我們的工作就是調查當地農業的發展情況以及農機的使用。隊長將我們分為三個小隊,第一隊去實地勘察農作物生長及農田使用情況,第二隊去農戶家走訪調查,最后一隊到鎮上的農機銷售處和維修處咨詢。其中第二隊的任務最重也最難操作,所以這一隊的隊員提出了質疑,最終商討的結果是從其他兩隊調出兩人到第二隊。任務初期,由于不懂得如何跟當地居民有效溝通導致大多數農戶不愿意參與調查或者調查到中途就不愿意繼續。隊員們只能根據那些愿意溝通的農戶提供的思路重新走訪。雖然仍有部分居民不愿意溝通,我們還是獲得了大部分的信息。
這一時期農作物剛種植沒多久,從田壟上望去只能看見稀少的綠色,大部分都是土黃色,農戶們會抽空到農田里查看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順便將長出來的雜草拔除。當地的主要作物是小麥和玉米,根據隊員的調查,上一季小麥的收割時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聯合收割機。在機器工作時,麥粒和麥稈會被分開,麥粒從下方掉落到袋子中,麥稈將會掉落在地上。麥稈燃燒其產物雖然會使農田更加肥沃但是也會造成大氣污染,所以每到這一時期都會有地方組織派人監管。麥稈是有專門的機器收集,一般會將他們卷成很大的圓柱體,有專門的機構管理銷毀。
這一季度種植的是玉米,由于技術的發展,大多數的農作物的種植都是使用的機械。這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工作量,也提高了種植效率。農業始終都是民生的基石,當地政府在促進農業發展和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上首要考慮的應該是加大科技的普及提高農戶對科技應用的接受程度。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包括無法跟當地居民有效溝通,無法提煉出調查結果,隊員們在意見上的分歧等等,但這或許就是這次實踐的意義。我們無法確保我們的溝通對象和我們在同一水平上,但我們的任務不能因此夭折。我們不是思想上的達人不能確保每個人的觀點我們都能聽懂。我們接受的不是生產線上的教育不能確保每個人都能有一樣的想法。我們不斷的經歷社會生活,不斷接受思想上的洗禮,我們從中吸取經驗不斷塑造我們的人生觀。我們大多數人是農村的孩子,我們從鄉村里走出來,也要時刻想著家鄉的發展,那是我們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才能讓我們在激流中穩中求勝。
這次活動中我們做得可能還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有經驗有教訓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實踐。不論如何,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動,使我們在學校要更加學好理論知識將來利用于實踐當中往,使我們將來能為社會作更大的貢獻!這一周來,如白駒過隙,三下鄉的到來恍如就在昨天,這七天,我們留下了汗水,收獲了歡笑與喜悅。一周后的今天,我們留下希望,帶上祝愿,踏上新的征途。固然本次“三下鄉”活動畫上了美滿的句號,但“三下鄉”的路還很長,我們的經歷與故事也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