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圓夢中華
曲阜師范大學“紅船筑夢”社會實踐隊積極響應號召,于2022年8月20日尋訪德州市樂陵市冀魯邊革命紀念館。
歷史的列車,帶著深沉的思索,載著曾經的屈辱,駛入新的時代。透過歷史的眼眸,我們站在歲月的肩膀上遠眺,這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代,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時代,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但歷史也記載了無數心酸的過往,是我們的先輩在蘇醒,在抗爭,讓紅色基因傳承,融入我們的骨血。
冀魯邊革命紀念館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占地面積約為2800多平方米,集紅色教育,參觀研學,文物歷史一體的紀念館,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紅色基因底蘊濃厚,是國家抗戰紀念設施遺址。樂陵作為冀魯邊區的核心區,為保護和傳承好這一地區寶貴的紅色歷史文化,2013年,根據廣大人民群眾和烈軍屬的意愿,山東省樂陵市將原“樂陵挺進公園”、原“樂陵革命紀念館”遷入樂陵“棗鄉紅韻”紅色文化體驗區,依托“棗鄉紅韻”紅色文化體驗區將“樂陵挺進公園”更名為“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將“樂陵革命紀念館”更名為“冀魯邊區革命紀念館”。
進入紀念館要經過入口牌坊,紀念廣場,廣場上有許多雕塑以及飛機大炮,然后會看到一個巨大的門匾,寫著冀魯邊革命紀念館。
紀念館分為四個單元,分別為組建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四個模塊。突出展示重大事件,重大活動和著名人物,以圖版,文字,實物,繪畫模型以及多媒體影院來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斗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土地革命時期主要講述在冀魯邊這塊土地上中國共產黨組建武裝隊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國內反共勢力和日本侵華勢力的雙重威脅下仍然不放棄,保存革命力量,為革命根據地的擴大奠定了基礎。
抗日戰爭時期主要講述中國共產黨積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與日軍進行斗爭,最后取得偉大勝利的光輝日程,解放戰爭時期主要講述冀魯邊群眾在黨領導下積極參軍,全力支援并配合劉鄧大軍作戰,揭開全國戰略進攻的序幕。并參與淮海戰役大作戰,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需求,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幸福安康之路,并在此過程中傳承發展了紅色基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只有銘記歷史、正視歷史,才能做好當下、開創未來。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和紀念館的建設,極大豐富了冀魯邊區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必將成為冀魯邊區乃至全國重要的黨史黨性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廉政建設教育基地,也必將進一步激勵冀魯邊區1000多萬人民,銘記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激發創業熱情,為建設“美麗家鄉”,實現“中國夢”而共同努力。
一座豐碑,永垂青史;一種精神,燭照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冀魯邊區人民不畏艱險,奮起抗爭,前仆后繼,浴血奮戰,將民族危亡放在首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舍生取義,壯烈犧牲。他們用生命把忠誠,愛國刻入歷史的豐碑,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遠記入史冊,他們的崇高精神將萬古長青。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新思想引導新時代,新使命開辟新征程,我們要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冀魯邊品格,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時間:2022-08-21 作者:杜勝慧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紅船筑夢實踐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