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外語加持,拼搏奮意向前
為了加大對黃石市陽新縣浮屠鎮張畈村的教育投入力度,湖北師范大學“小葵花”實踐隊開展以“品多彩魅力外語,現興趣青春課堂”為主題的“三下鄉”支教活動,為張畈村的小學生們帶來了更多樣化的教育課程,很榮幸我能作為志愿者一員隨行來到張畈小學為這里的小學生們授課。時光荏苒,支教生活雖然短暫,但卻十分有意義,讓我從中收獲滿滿。
1、支教生活貧苦,志愿者志氣不磨
2022年6月28日,“小葵花”志愿服務隊一行23人踏上了支教的路程赴往張畈小學。隨著離校的大巴車愈行愈遠,我的心情也愈發地激動,默默期待著與小朋友們的見面,期待著站上三尺講臺,期待著將自己的一小方知識和見識說給小朋友們聽。
校車轉過好幾道彎,走了很久的路,最終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張畈小學。小學比我想象的還要小一些,學校里只有一棟教學樓和一個食堂,中間的水泥地上有一架籃球框和足球框便是操場的全貌了。我們的住宿被安排在學校隔壁村委會的會議室里,外面下著瓢潑大雨,志愿者們從這一刻起就在互幫互助,很快地就將行李全部搬下了車。盡管大家之間都還不太熟悉,但是每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拿起工具打掃會議室的衛生,搬桌子、掃地、拖地、打地鋪......沒有一個人有抱怨。我們一行人數眾多,沒有地方住,我們便打地鋪;經費緊張,我們吃飯能省就省;衛生間只有一間,大家分組排隊洗澡。這里的生活與大家平時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可是沒有人有怨言,同時這也更加堅定了大家支教的決心。
2、教學相長,志愿者與學生雙向奔赴
經過兩天的下鄉招生活動,我們成功地招到了七十多位小朋友,張畈小學的支教課程如約而至。我的第一堂課是安全知識分享,起初我的教學計劃是圖文解說與實踐操作結合上課,給同學們清晰地展示溺亡事件的恐怖并且介紹一些急救實際操作。由于教室的網絡信號不大好,我的幻燈片并沒有上傳到教室的白板上。上課鈴聲響起,我決定放棄幻燈片的展示,臨時改變原先的計劃,改為口述加實際操作的方式上課。本以為這堂課沒有了精彩的幻燈片,同學們會提不起興趣,讓我沒想到的是,在糖果的獎勵下,同學們舉手發言的情況意外地踴躍,甚至有年紀小的同學站到凳子上高高舉手。
我的第一堂課不僅沒有黯然無味,反而比我預想地更加精彩。這堂課不僅僅是我向他們輸出知識,他們也帶給了我很多的反思。比如課前做好兩手準備,不完全依靠網絡設備。在授課方面,要反復重復重要的知識點,并且鼓勵同學們舉手展示學習成果等等。
3、離別不舍,互贈祝福
這一路,不僅僅收獲的是簡單的支教經歷,更收獲了誠摯的友誼和感動。依稀記得剛來時說要挑戰老師的小孩子變得乖乖上課,主動報名表演節目,還有懂事的小小男子漢們幫我們搬桌椅打掃衛生,以及貼心的小孩子將手工課上做的折紙送給我們.......離別之際,珍貴的回憶紛紛涌現。在張畈村的最后一個晚上,大家都提筆在卡片上寫下對小朋友們的寄語。白駒過隙,短短的十天支教迎來了尾聲,最后一天的早上,小孩子們來得比平日里還要早,我們將卡片分發到每一個人的手上,小朋友們都驚喜地收下了。只有一個小朋友遲遲未到,在演出開始前,他提著一個看起來很重的袋子到了。打開袋子,志愿者們瞬間淚目了。原來他一大早便起床去摘最新鮮的玉米,把它們送給志愿者。這不再是普通的玉米了,它的身上更帶著小朋友不舍和淳樸的心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次的支教使我真正地將知識轉化成實踐,在課堂上我與同學們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讓同學們能真正記牢并運用知識點。同時,這里純真善良的鄉風也令我感動。招生時,熟悉山路的小孩子積極帶路,家長們放心地報名,村名們送給志愿者們免費的瓜果,還有路上夸贊志愿者的叔叔和阿姨們......十天的支教結束,可是我們與小朋友們的關系并未結束,大家都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希望能與他們繼續聯系。我們此次的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告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
時間:2022-08-27 作者:陳子楊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