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貴的文化遺產中蘊藏著源遠流長的民族精神,扎根于時間深處,伴隨時間變化歷經數千年枝繁葉茂,生生不息。為了更好地推進家鄉文化特產,進一步激發大家對家鄉的了解與熱愛,安徽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鎮江香醋特產涉及包裝實踐隊開展了特產包裝設計活動。在此實踐過程中,隊員們滿懷熱情與活力,將藝術創作與文化特產相結合制作了一系列的鄉情包裝設計產品,借此來更好地宣傳鎮江香醋這一特產。
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醋,又名酢、醯、苦酒、米醋,起源于我國。在大家的生活中可謂是無處不在。由于中國各地氣候物產環境不同,食醋品種因此也多種多樣各具特色。其中以江蘇鎮江香醋、山西老陳醋、四川保寧醋,福建 永春老醋最為著名,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醋”。中國醫藥大典中就有記載:“醋產浙江杭紹為最佳,實則以江蘇香醋為最。”
中國醋,恒順香。恒順是鎮江香醋的百年老字號,如今更是鎮江香醋的代名詞。恒順,源自恒順眾生,就是永遠順隨眾生,善性所需。1840年江蘇丹徒人朱兆懷創立了朱恒順糟坊,由此展開了恒順180余年的歷史征程。具有“色、香、酸、醇、濃”五大特色。據我了解,其色澤清亮,口味柔和,酸而不澀,香而微甜更是區別于山西老陳醋最大的特點。所選原料更是考究,必須是江浙魚米之鄉的優質糯米及酒糟。“傳承世紀經典、鑄就國際品牌”是百年恒順歷史使命。因此恒順成為了中國規模最大的食醋生產產業,獨特的“恒順固態分層發酵技術”更是被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文化遺產中觸摸歷史的脈絡。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醋僅僅是一種生活中要用到的調味品,但對于恒順人來說,醋是舌尖上的藝術品。恒順二字貫穿了恒順人的一生。一代又一代恒順人懷揣夢想與熱情,秉持匠人精神,將恒順貫穿整個流程,只為做好一瓶恒順醋。文化之火,傳承不息。鎮江香醋不僅僅是一方名醋,它更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泱泱華夏五千年,文化畫卷源遠流長。鎮江香醋在歷史上雖僅有百余年但其貢獻與影響力也不容小覷。“人應該站在傳統上,內心才會深刻。”此次我們開展鄉情特產包裝設計活動,更是去了解去體會其中蘊藏的精神與文化。恒順人所具有的的匠人精神,耐住了寂寞,擋住了歲月。在衰落遺失的邊緣堅守,快捷功利的繁榮里堅持。這不僅僅是工匠精神,也是對家鄉的熱愛。在《舌尖上的中國》里曾提到過:“傳承中國文化的不僅僅是唐詩宋詞元曲,它包含著我們生活中相關的每一個細節。”我們身處當下,無數次與其交匯;我們肩負使命與責任,更應該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發揚傳統,是中華文化蔚然成風。當我們在文化遺產中去觸摸歷史的脈絡才會懂得一切是多么來之不易。因此此次我們設計的包裝更加具有生活化氣息與藝術上的美感的同時也更具有推廣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