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了解三元朱村的發展歷程并探尋紅色精神與綠色發展之間的聯系,我作為溯源調研團的一員來到了壽光的最南端——三元朱村進行實地調研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到達三元朱村村史館,觀看三元朱村發展歷程視頻。在視頻中我看到了濃縮的三元朱村蔬菜大棚發展史,了解到三元朱村不僅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祥地,還在各位黨群干部的帶領下通過科技創新走出一條頗具影響力的致富之路,并承擔起向全國傳播蔬菜種植技術的責任,將蔬菜大棚技術發揚光大,使得全國農業高速發展。

三元朱村在打造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的同時,堅持完善基礎服務設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響應中共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改善群眾的居住環境,對新農村進行了全面的規劃改造,通過打造村使館、青少年德育宮、陳少敏紀念館等,將紅色精神教育滲透到居民的生活起居中。
我認為實地調研不僅要帶“眼”參觀,更重要的是帶“心”研究。這次的調研活動使我對壽光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壽光市走在了前列,起到積極引領的作用,將“壽光模式”發揮到極致,而三元朱村更是發展的領頭羊。我們相信,在今后的發展中隨著像三元朱村這種以局部帶動整體發展的局面擴大,我們國家在農業上將會進一步提升發展速度。

我們必須要有敢想、敢干、會想、會干、能干事、一成事的精神,齊心協力、迎頭趕上,充分發揚黨員干部不怕吃苦、敢為人先的紅色精神,正如王樂義書記所言,“現在并不需要黨員干部去流血犧牲,而是需要給鄉親們闖條路、帶個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走好綠色經濟發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