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今年暑假,安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赴韶山紅色實踐隊于7月7日、7月8日前往湖南韶山開展社會實踐調研。在實踐開始之前,我們通過網絡問卷的方式提前列舉出了相關問題。到達目的地后,我們先后采訪了村委會,婦委會以及湯瑞仁奶奶。在他們的介紹下,我們對韶山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在本次實踐過程中,我們來到韶山村、韶潤村。在那里,我感受到村子里的巨大的變化。韶山村積極利用紅色旅游產業來帶動鄉村發展。“十戶人家九戶窮,紅薯柴棍養一生。”這是韶山村過去的真實寫照。時鐘撥回現在,韶山村可謂戶戶似花園,處處皆美景,正如韶山村黨委書記所說:“我們要使每戶人家門前門后都成為旅游打卡景點”。其實,這里不僅僅是著名的紅色旅游圣地,更是多少人魂牽夢繞的家鄉。在我看來,韶山村就像一棵大樹,依托文旅產業這個茁壯的“樹干”,村民的日子“枝繁葉茂。而韶山村的這一系列措施也讓我認識到合理利用鄉村資源的重要性,同時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為鄉村振興的推進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在今后,我希望我可以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社會實踐一方面可以磨煉我的意志,一方面可以讓我了解到更多的社會信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這樣,我才可以真真實實的做事,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韶潤村開辦了希望小學希望小鎮,在那里教育逐漸得到了重視,村子也逐漸繁華起來。除此以外,在本次實踐中,我可以感受到村民與主任等的熱情,進入村里,村民會熱情的向我們打招呼,當我們詢問村主任相關問題時他們也向我們做出了詳細的回答。與此同時,他們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去了解,還向我們舉了例子 如村中近些年的相關有效措施等。種種這些都讓我深切的感受他們實實在在為人民服務,希望造福人民的心。正因為他們的存在,激勵著無數人向他們一樣為家鄉獻謀獻策。圖為村干部對我們小組成員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黃嘉玥 攝
在韶山毛家飯店中,我們有幸采訪到了湯瑞仁老奶奶。據了解,湯瑞仁老奶奶曾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并在毛主席故居的對面開辦了毛家飯店。通過多年的挖掘整理與創新,毛家飯店以獨特的美食佳肴和飲食文化,贏得了八方賓客的交口稱贊。至今以來,毛家飯店接納了中外賓客百余萬人,在那里,人們可以品嘗毛主席生前愛吃的家常菜,追憶著毛主席的豐功偉績。我認為一方面可以讓國人心懷尊敬與感恩,一方面也以美食的形式對外國友人進行文化交流,加深他們對毛主席的理解。在采訪過程中,年過九十的湯瑞仁老奶奶身著一身旗袍,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觀念前衛。讓我不由得感嘆這位偉大的獨立女性!要知道當年的她出生窮苦,但是她卻憑借自己的努力與智慧,創造了一個匯集餐飲、食品、酒業的產業航母,與此同時,她也并沒有忘記對祖國的熱愛,將飯店名字以毛家飯店命名,而在訪談中,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要感恩毛澤東,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面對我們的提問,這位老奶奶耐心的向我們回答,即使在她的對面,是一群身為學生的我們。與此同時,她還教育我們要靠自己,肯干,舍得干。雖然與她接觸的時間不長,但是她卻讓我記憶深刻。在我的心中,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獨立偉大女性!我想像她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并且不忘初心,不能忘記自己是中國人這一身份,始終都要做有益于社會的事!
本次實踐活動讓我走進社會,走進生活,令我受益頗多。我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鄉村的巨大變化,明白了只有老百姓生活幸福,我們才可以團結一致共求發展。但是這次實踐活動也逐漸暴露了我的缺點,一直局限于書本學習的我,并沒有參與太多的實踐活動。因此在本次實踐中,我表現出一個經驗不足,無法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狀態。但在今后,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相關知識,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不斷學習,用自己的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更多的人,造福自己的家鄉,為社會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