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六夜,我們一行九人從青島出發,在曲阜,感受了孔廟的莊重深沉、孔子博物館的魅力無限;在泰安,經歷了夜爬泰山的疲憊不堪、見識了大霧散盡、東方日出的壯闊、欣賞了九女峰景區如畫的山林美景;在濟南,泛舟大明湖,一湖煙水,綠樹蔽空,碧波菡萏間真切感受到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聊城,京杭運河穿城而過,這座水上古城在歷經繁華過后只留下安靜祥和。
“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踏入孔廟登時便感覺被肅穆莊重的氣勢所震懾:九進院落飛檐斗拱,石刻碑林落目皆是。眼前不禁浮現這樣一副場景:三千弟子手捧竹簡高聲吟讀,夫子端坐于上閉目傾聽。我想,如今千千萬萬學子捧書高誦,夫子若是看到定會稱句“天道酬勤,人道酬誠”的吧!降誕于尼山,成長于闕里,設教于杏壇,出仕于魯都,歸葬于泗上。曾做過魯國都城的曲阜愈沉淀,愈綿長......
(圖為實踐隊員所拍攝的泰山日出)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只是這登頂可并不容易,海拔1545米,6366級臺階,相伴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歷史,集國家興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承載著豐厚的地理歷史文化內涵,被古人稱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更是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夜登泰山,在最高處、在最黑暗的黎明之前看到了萬家燈火,也在清晨親眼目睹了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隨后伴著粉紫色的云霞噴射出萬道霞光。泰山之巔旭日升,朝霞滿天燦成綺。幸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
(圖為實踐隊員在濟南大明湖的實踐留影)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這大明湖碧波之上,畫舫穿行,小舟蕩波。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環繞,柔枝垂綠,婀娜點水。漫游湖畔,處處花繁葉茂,點點亭臺樓閣掩映綠樹之間,真可謂“鷗鷺點乎清波,蕭鼓助其遠,固江北之獨勝也。”
“錦帆未落干戈過,惆悵龍舟更不回”京杭運河似游龍般穿城而過,帶來了聊城這座坐落在水上的四方城瞬時的繁華。不論是過去壓兩京的繁華、甲齊郡的富庶,還是如今風吹楊柳岸的寧靜、光影夜闌珊的溫暖,都是這條運河帶給這座小城的饋贈,是它繞不開的記憶,也是忘不掉的榮光。
山東壯偉,因為有五岳獨尊,山東莊重,因為有孔子故里,山東靜美,因為有大明湖畔......齊魯文明,源遠流長,齊魯名士,日月耀光。走過齊魯,遍歷山水,只覺厚重,是其承載的華夏千年文化的厚重,是重品文人心境的厚重,也是為自己生長在山東,沐浴先賢哲思,承接山水潤澤的深切慶幸。真知出于實踐,真正走過齊魯的山水才能明白獨屬于山東人的浪漫。也只有真正領悟到這份浪漫,我們才有底氣說出“大美山東,歡迎您!”
少年意氣風發總想外出游蕩,揚言要看那世間極好的風景,殊不知,腳步尚未踏出,已被齊魯折服。我們在泰山腳下,所以謙卑,在圣賢故里,所以明德,在河岸湖畔,所以安然。這也是齊魯風華帶給每一個生在山東、長在山東抑或游在山東的人的寶貴品質。這山川秀美,美景無疆,我們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