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學子三下鄉:總結實踐過程,回顧鄉村振興
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成為了我國熱議的話題。作為當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戰略,鄉村振興旨在實現城鄉協調發展,逐步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村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為響應學校號召,利用專業所學知識,在實踐中更好鍛煉、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為將自己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個人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法學院鄉村振興調研隊以“寶山明莓鱈,鄉村振興行”為主題,于8月23、24日來到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寶山鎮進行針對鄉村振興的調研活動。
8月23日,實踐隊員們來到寶山鎮張八朱村黃煙種植合作社進行實踐調研活動。隊員們同種植社負責人密切交談并了解黃煙種植、收獲、加工與銷售的相關知識,部分隊員親自參與黃煙加工過程,增長見識、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品格。
下午,隊員們來到寶山鎮百福源林有機農場進行調研。百福源林有機農場位于黃島區寶山鎮七寶山路,是一家私人經營的綜合型農場,占地約一百畝,依托當地優越的生態環境,以種植寶山特色經濟作物——明月蘋果、寶山藍莓、秋月梨為主,并包括雞鴨豬鵝等畜類養殖。負責人熱情的招待了實踐隊員,并詳細解說藍莓、蘋果、秋月梨等特色經濟作物的生長周期、種植方式與經濟效益。負責人為隊員們摘下秋月梨以供品嘗,同時表明目前影響經濟效益的最大難題是銷售方式過于單一,品牌效益較差,銷售渠道較窄。
8月24日,實踐隊員們赴寶山鎮神農漁業開展鄉村振興專題暑期實踐調研活動。通過寶山鎮書記的幫助隊員們成功聯系到神農漁業負責人。在負責人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墨瑞鱈養殖基地,同時負責人詳細耐心的向隊員們講解墨瑞鱈的原產地、養殖方式等相關知識,提出了自己對于墨瑞鱈養殖的獨特視角。參觀之后,負責人帶領實踐隊員們親身釣魚,體驗豐收快感,加深實踐隊員們對于墨瑞鱈和漁場的認知。
下午,鄉村振興調研隊深入基層,參訪紅色教育基地。在楊家山里黃泥巷村與楊家山里紅色教育基地展開了暑期專題實踐活動。實踐隊首先前往楊家山里黃泥巷村展開調研。通過對黃泥巷居民的采訪得知,黃泥巷完成了從“一下雨便泥濘不堪的黃泥路”到“大大小小的嶄新潔凈柏油路”的華麗轉變,離不開當地黨政機關“美麗鄉村建設”建設引領和村民們的熱切配合。實踐隊隨后前往楊家山里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在楊家山里紅色教育基地的主題展覽中,實踐隊成員參觀了青島抗戰時期紅色紀念館,通過講解員對于紀念館展物的詳細介紹,在實踐隊員眼前浮現了一幕幕宏偉壯麗的抗爭歲月,實踐隊成員了解到在抗戰中,楊家山里始終是重要的革命基地與抗敵基地,村民們在黨的號召與領導下團結奮斗,秉持著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英勇信念與殘暴的敵人搏斗,展現著對黨忠誠、堅定不移的偉大精神,譜寫了一曲抗戰贊歌。
當前,社會主要矛盾以及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大學生鄉村振興工作是推進農村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在參觀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員們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培養了個人吃苦耐勞、樂于奉獻、腳踏實地的品格與精神,對于個人全面發展和鄉村振興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時間:2023-09-13 作者:羅再雄 來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鄉村振興調研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