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心,實踐行
大一的第一個暑假,漫長而炎熱,卻有值得期待的成長。我接受學院有關部門的號召,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假期社會實踐活動,響應縣政府的青年培養(yǎng)計劃,加入到愛友社工服務中心的志愿活動中。作為一名剛剛邁入大學校園,未來即將步入社會的學子,我深知,只有早些深入社會、加入實踐鍛煉,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為未來的事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石。
實踐,在我眼里就是一個到課本和校園之外的課堂,可以把我們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理論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所學化所用。另一方面,實踐可以為未來的工作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社會實踐培養(yǎng)溝通和交際能力,接觸校園以外的環(huán)境,接觸來自不同專業(yè)和不同領域的人和事,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深入生活。所以,參與社會實踐是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的活動。
我報名參與了蒼南縣愛友社工服務中心的“學雷鋒志愿服務---家燕歸巢(第九期)”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假期閑暇空余時間穿上小紅馬甲,為過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參與到組織的實踐活動了,但我心中仍然感到擔憂與激動,擔憂于不能更好的幫助到前來的居民,激動于我的假期將要開始有了除了休息以外的意義。
參與日常的值班,坐在驛站的小桌子后面,為來往運動的居民們提供免費的測量血壓、播放公益電影等服務,幫助前來坐班的專業(yè)醫(yī)生、律師更好的服務大眾。有時會有三兩群眾坐在驛站,接杯當季的茯苓茶,和值班人員談談家長里短的閑話,三言兩語間,盡顯小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文關懷和溫暖。
組織還會開展特殊節(jié)日的紀念活動,我也有幸參與到了在七一建黨來領之際的專項活動。聽支部書記上從未體驗過的黨課,講過去黨建立發(fā)展的故事,拜訪英雄沉睡的地方,祭奠和緬懷革命先輩。我切身實地地領悟到今日之幸福是先輩艱苦奮斗的成果,是仍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的美好。不忘來時路,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銘記歷史,刻苦讀書,學習革命精神,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作為志愿者,應該盡自己的全部力量,學著前人的模樣,服務和奉獻人民。
這次暑期,我們組織也被評選為志愿服務的縣志愿服務先進單位,我也榮幸的參與了我縣慈善總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的志愿服務中,在服務的過程中見識到我縣行政部門的領導力量、經濟發(fā)展的領頭羊、教育領域的辛勤園丁等各行業(yè)的先進代表,略見了家鄉(xiāng)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切切實實地體會家鄉(xiāng)經濟發(fā)展的快速。
活動開展的后期,組織和縣紅十字會開展交流與合作,舉辦了第五期紅十字救護證培訓的講座和課程。了解紅十字的起源和發(fā)展,認識心肺復蘇在急救中的重要性,學習一些簡單常見的緊急情況及解決辦法和心肺復蘇包括便攜除顫儀的用法。最后,我順利的通過了考試,獲得了心肺復蘇的培訓證書。學習急救知識,不僅可以幫助需要的陌生人,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幫助家人,比如在餐廳或者家里用餐和吃飯的時候遇到有人噎著,需要怎么做;遇到溺水上岸的昏迷人員需要如何區(qū)別一般的昏迷者的救助方法等。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我認識到了許多自身的問題,比如對于有些居民前來血壓測量時,在沒有專業(yè)知識的儲備下,面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只能靠僅有的一點常識進行回答,所以在有空閑的時候,我會去學習和了解了一些專業(yè)知識,以便更好的回答和操作;我也收獲了很多,通過這次實踐為社會、為家鄉(xiāng)貢獻了自己的綿薄之力,也提升了自身的表達和動手能力。同時,我也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志愿者,我目前的所做所學只是浮于冰川以上的一角,仍需不斷進步和學習。
作者:陳香香 來源:個人社會實踐經歷
發(fā)布時間:2024-08-0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