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垟畬族鄉,隸屬于
浙江省麗水市
龍泉市,是全省18個民族鄉鎮之一,龍泉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近年來,龍泉市竹垟畬族鄉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五水共治”政策為基點,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和食用菌產業,打造出了高標準、高質量的鄉村振興的典范山村,被認定為
2018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鄉鎮。

2022年7月3日至8日,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的“畬鄉之美,江南之夢”蓋竹文旅發展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竹垟畬族鄉鄉政府所在地蓋竹村,開展了為期5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實地調研的過程中深刻體悟,利用傳媒學子的知識技能,助力鄉村振興與經濟建設。
歷史變遷,淳樸民風——坤德橋來到蓋竹村的第一天,調研團隊在蓋竹村鄉賢館中了解到了蓋竹村的鄉賢事跡與紅色文化背景,領悟鄉賢文化精神。成員注意到了位于村水口處的坤德橋。該橋由村民羅黃氏獨資興造,她一生傾其所有建橋、養橋,而村民為紀念她的貢獻,特在橋頭立碑。創新鄉賢文化是團隊此次來到畬族鄉村的目的之一,希望借影像與文字的力量弘揚善行義舉,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鄉村建設,傳承鄉村文明。
不僅如此,行走在竹垟畬族鄉村,隨處都可感受到文明新風,孝老愛幼、鄰里幫襯、愛護公物、禮讓行人……這些文明行為、舉止,如今已成為竹垟畬族鄉村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品味傳統,創新發展——畬醫、婚嫁表演、小學“十四五”中強調,我們要保護好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7月4-7日,蓋竹文旅發展調研團隊通過探訪蓋竹村畬醫館、民族團結圖書館研學實踐基地和竹垟畬族鄉中心小學,了解蓋竹村當地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去體悟國家在推動鄉村振興上做出的努力成效。
團隊先是來到畬醫館,在徐達隆館長的帶領下,團隊成員體悟畬醫歷史發展歷程、了解其所蘊含的傳統特色,感受民族傳統中醫的文化魅力。畬醫藥是畬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為適應生活環境和生存健康要求而探索創造出來的一門傳統醫學。在畬醫館的展廳里,同學們感悟到醫者為國為民,懸壺濟世的赤忱之心,直至走出展廳,仍久久不能忘。

接下來,團隊成員前往民族團結圖書館研學實踐基地,跟著實踐基地管理者蔡女士一同深入體驗了畬漢兩族迥然不同的婚俗,體會畬族特色,感受民俗風情。畬族婚嫁表演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用傳統的力量展現出了畬族人民對生活的美好愿景。
最后,團隊來到被麗水市教育局認定為麗水市首批藝術教育實驗學校的龍泉市竹垟畬族鄉中心小學。劉水成校長帶團隊參觀了小學的特色活動室并向團隊介紹了搖鍋、竹竿舞、編織彩帶、操石磉、打草鞋等多項特色社團活動。這些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寓教于樂,不僅能夠更好的地弘揚畬族文化,增強孩子們對其的認同感,助力鄉村孩童健康快樂成長。
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文旅、黑木耳為進一步探索竹垟畬族鄉的人文風情和歷史發展情況,蓋竹文旅發展調研團隊在7月8日走進了龍泉竹垟畬族鄉政府,有幸采訪到了畬族鄉黨委書記藍幸杏與鄉黨政辦主任周俊杰,了解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竹垟畬族鄉政府所作出的努力,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發展。
團隊在采訪中了解到,鄉政府基于當地的文化資源特色,建設了畬族文化傳承實踐基地,市場化運作推出了“畬族婚嫁體驗”“畬寨七夕潑水活動”等旅游產品,致力于實現“欠發達鄉鎮奔小康”目標,努力貫徹“八八戰略”和省第十五屆黨代會要求,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

在6天的走訪過程中,蓋竹文旅發展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用圖文展現鄉村風景和民族特色,宣傳蓋竹村的旅游產業;用影像讓更多的人沉浸式體驗民族風情和鄉間景觀,讓更多人了解到蓋竹村的自然風貌和人文風情;用傳媒學子的專業素養,為蓋竹村的鄉村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