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推普助振興,返鄉實踐傳真情
暑假期間,在華南師范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支持下,華南師范大學赴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服務隊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踐形式,充分發揮師范生“誦讀講”的專業素養,通過推普實踐反哺家鄉,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切實將當代大學生的實踐熱情與服務情懷傳遞到基層。
(一)推普課堂:寓樂于學,感悟語言魅力
為貫徹落實全國語言文字會議精神,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隊伍以“朗誦”“主持”“演講”為重點,采用“理論+實踐”的活動形式,走進河源市和平縣陽明鎮星星中學開展了“語音文字理論知識學習”“語言技能實踐情景培訓”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推普課堂活動。
活動伊始,推普課堂主要聚焦于語音文字理論知識學習,并結合當地客家方言的語音特點,通過開展“聲韻母辨析講解課”“漢字使用討論會”“特色方言交流會”等特色課程,講授現代漢語中語音、語法、詞匯三個方面的基礎知識,糾正學生錯誤發音,幫助同學們更直觀、更深入地了解漢字使用的規范。在活動后期,語言技能實踐情景培訓課堂主要圍繞“朗誦”“主持”“演講”三大板塊開展課堂教學。主講隊員通過趣味視頻、繞口令放松等方式引入課堂主題,并以舉例、講解示范、學生實踐、課后推普專欄學習的思路帶領同學們逐步掌握課堂知識,讓大家在課堂實踐輸出中感悟學習的樂趣,營造出了濃烈的學習氛圍。
(二)校園推普日:趣味實踐,活動異彩紛呈
為進一步鞏固線上課程所學,隊伍積極探索開設普通話推廣的“第二課堂”,開創性設置“校園推普日”活動。該活動又內含趣味推普游園會及研學出游兩個子活動。趣味推普游園會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情境,力求將推普特色從課堂講授拓展至現場實踐,鼓勵學生在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實踐中鍛煉、提升自身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于普通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掌握程度。
研學出游則突破性地把推普課堂延伸至課外實踐,利用當地文化研學基地,讓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互滲透,旨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努力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提高語言素養。參與了本次推普日活動的隊伍成員表示,寓教于樂一直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學習方式。校園推普日讓推普知識走出課堂,實現了師生在實踐中共同成長,也讓推普教育真正“活起來”“動起來”。
(三)推普調研:實地訪談,了解推普實況
本次實踐地屬于客家方言地區;诖,在實踐活動前期,隊伍調研相關成員就已展開預調查,并根據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前期的調研準備工作。在實踐時,調研組成員不僅下發了《關于普通話情況的問卷調查》,并就普通話普及情況及推廣措施的問題訪談了實踐地學校的宣傳主任,同時從問卷中抽取了四名學生進行訪談,對和平縣陽明鎮當地學生的普通話情況做出基本概括,收獲了大量關于普通話推廣工作的資料和經驗。在訪談中老師也表示,大家對于普通話的使用頻率一直在不斷提高,無論是在學校教育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普通話進行溝通交流都已成為常態,這也是普通話推廣的顯著成效。
通過實地調研,并結合問卷調查、訪談、田野調查等多種調研方法,調研組成員對調研數據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更加全面客觀地剖析了和平縣當地經濟、文化、教育發展的特定現象和需求特征,并根據收集的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分析與預測。
推普路上,你我同行。此次活動中,隊伍成員們積極熱情、全力以赴,以實際行動彰顯了當代青年的實踐精神與責任擔當,將推普深入到基層、融入于特色活動中。大家也紛紛表示要以更加開放踏實、普惠志愿的心態投身于鄉村建設與振興中,展現大學生的青春姿彩!
時間:2022-08-24 作者:葉嫣嫣、劉曉鈴 來源:華南師范大學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