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4日,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拾光環保”實踐團隊奔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與宿遷市泗陽縣,開展了為期三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緊扣生態保護與科普宣傳,彰顯了青年學子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擔當。 實踐首日,團隊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和梅園新村紀念館實地為游客提供環保志愿服務,并調研城市環境衛生現狀。次日,成員們轉至南京市棲霞區羊山公園,通過設計趣味游戲、集章兌獎等形式,向公眾生動傳播生態環保理念。最后一天,團隊深入宿遷市泗陽縣,在生態公園參與植樹增綠活動后,走進當地社區協助清理垃圾,并體驗社區生態治理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悟到生態保護的緊迫性與重大意義。(通訊員 田浩林)
圖為拾光環保團在古生物博物館為游客解答問題。田浩林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梅園新村做志愿者。束茜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梅園新村為游客作指導。田浩林 供圖

圖為在羊山公園做游戲的場景。田浩林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他人普及環保相關知識。田浩林 供圖

圖為集章的瞬間。田浩林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生態公園植樹。李欣霖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公園撿垃圾。劉昊天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社區清理垃圾。李欣霖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與社區基層管理會議。李欣霖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返回路上的留影。李欣霖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