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至24日,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四川輕化工大學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語繪藏鄉・童語同音”推普團隊走進阿壩州金川縣安寧鎮。團隊緊扣當地語言特點與文化背景,聚焦藏鄉兒童群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語言教育、文化互動活動,有效提高藏鄉幼兒的普通話水平,扎實推進“推普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開班儀式上,“擊鼓傳花”互動環節瞬間點燃現場氛圍。彩色綢帶扎成的花束在孩子們手中快速傳遞,鼓點驟停時,拿到花束的小朋友雖略帶羞澀,卻都主動站起身用普通話進行自我介紹。“我叫陳鮮葶,今年8歲,喜歡畫畫。”扎著馬尾的小姑娘聲音清脆,說完還俏皮地鞠了一躬,引得在場人員陣陣掌聲。《圣潔的布達拉宮》繪本課上,團隊成員將繪本內容與藏區文化相結合,引導孩子們觀察圖畫細節。當講到宮殿壁畫的故事時,10歲的多多舉起小手:“老師,我爺爺說布達拉宮的墻是用牛奶和蜂蜜涂的。”團隊成員順勢鼓勵他用普通話完整講述聽來的傳說,多多磕磕絆絆卻認真地說完,得到了熱烈的掌聲,他紅著臉坐下時,眼神里多了幾分自信。活動最后,多多悄悄對老師說:“我以后要多練習普通話,把更多布達拉宮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圖為團隊成員引導孩子大方進行普通話自我介紹。周琦供圖。
《藏漢雙語詞匯配對》游戲中,孩子們三人一組圍坐在課桌旁,將印有“太陽”“月亮”等漢字的卡片與對應的藏語詞匯卡片進行匹配。9歲的黃意國反應最快,總能第一時間找到正確配對,他還主動用普通話教同桌:“這個念‘雪山’,藏語是‘崗日’。”《漢字我來拼》活動里,團隊成員準備了磁性漢字貼片,孩子們在白板上拼出漢字的寫法,6歲的劉德俊尼在拼“尼”字時總把“尸”字頭寫反,團隊成員李小偉蹲在他身邊,握著他的小手一筆一劃示范:“先寫橫折,再寫橫,最后寫撇,就像一座小房子。”半小時后,劉德俊尼終于獨立拼對了“尼”字,舉著白板跑向小伙伴們炫耀,用清晰的普通話說:“你們看,我會寫自己名字里的‘尼’字啦!”
圖為《藏漢雙語詞匯配對》游戲過程照片。周琦供圖。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團隊成員周琦教唱《送別》時,特意放慢節奏逐句教唱。孩子們跟著旋律小聲哼唱,雖然有些字音不夠標準,但眼神專注。輪到合唱時,稚嫩的歌聲里透著認真,連平時最調皮的男孩也站得筆直。《我的情緒小怪獸》心理團輔中,團隊成員周琦準備了彩色情緒卡片,孩子們抽到“開心”卡片就分享一件快樂的事,抽到“難過”卡片就說說自己的小煩惱。8歲的劉宇抽到“生氣”卡片,用普通話清晰地說:“弟弟弄壞我的畫筆時,我很生氣,但媽媽說要好好說。”分享結束后,她還主動補充:“現在我知道可以說‘請你小心一點’。”
圖為團隊成員引導孩子演唱《送別》的照片。李小偉供圖。
“創意彩燈”非遺體驗活動中,李小偉帶來了自貢彩燈的精美圖片,結合圖片向孩子們介紹:“這些彩燈最早是用來慶祝節日的,已經有上千年歷史了。”隨后,他分發彩紙、竹篾和膠水,指導孩子們制作簡易彩燈。11歲的黃意國在燈紙上畫出雪梨和花椒,完成后舉著作品走到臺前:“這是我們家鄉的特產!”他的普通話雖然帶著口音,但表達流暢,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宋可唯組織的《瑪麗波爾卡》音樂律動活動則讓現場氣氛更加熱烈,當《超級瑪麗》的經典配樂響起,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跟著節奏拍手、跳躍,有的還模仿游戲里的動作,歡快的笑聲傳遍整個活動室。
圖為《創意彩燈》活動照片。李小偉供圖。
《奇妙的唐卡》活動中,團隊成員通過短片展示了唐卡的繪制過程,當講到礦物顏料的制作時,孩子們發出陣陣驚嘆。近距離觀察簡易唐卡時,7歲的央金忍不住伸手想摸,被身邊的姐姐拉住,她小聲問:“這些顏色永遠都不會掉嗎?”團隊成員耐心解釋后,她點點頭,眼神里滿是對傳統藝術的向往。《藏風美少年》舞蹈學習環節,馮亮與李小偉先示范藏族舞蹈的顫膝、擺袖動作,馮亮邊跳邊講解:“顫膝的時候要像踩在棉花上,擺袖要用力但不能僵硬。”孩子們跟著模仿,雖然動作略顯笨拙,但都學得一絲不茍,6歲的達娃跟不上節奏,急得小臉通紅,李小偉走到他身邊手把手教學,很快讓他找到了感覺。
圖為團隊成員示范教學《藏風美少年》舞蹈動作。周琦供圖。
實踐期間,隊員深入田間地頭,體驗勞作樂趣,了解當地經濟作物種植銷售情況。金川縣安寧鎮依托獨特氣候,大力發展花椒、雪梨等特色作物,2024年全縣花椒種植面積5萬畝,安寧鎮占3萬余畝,產量295噸;雪梨除鮮銷外,還加工成膏、酒等產品,但銷路較窄,主要依賴中間商收購,村民利潤微薄。在獨角溝村花椒園,鮮紅的花椒綴滿枝頭,村民們忙著采摘。“這花椒得捏著椒柄摘,不然汁濺手上會發麻。”一位村民用帶鄉音的普通話講解。隊員們挎起竹簍參與采摘,不時用普通話請教,村民們耐心指點,還糾正隊員發音。得知花椒銷路難題,隊員們在活動間隙向游客推介:“咱們這兒的花椒香味濃郁、品質上乘,來金川可千萬別錯過!”最終幫助村民售出花椒20余斤,增收約2500元。
圖為團隊成員與村民協作采摘花椒的場景。周琦供圖
此次“語繪藏鄉・童語同心”推普實踐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普通話在藏鄉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也讓藏漢情誼在互動中愈發深厚。活動不僅顯著提升了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從一開始的羞澀膽怯到后來主動用普通話分享、交流,像多多從磕磕絆絆講述傳說到主動表示要講更多故事,劉德俊尼從寫錯字到自信展示成果,都體現了孩子們的進步;更搭建起民族文化交融的紐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化活力。
圖為團隊活動合照。李小偉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