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微光里的筆墨詩行
晨起,薄霧獨寵著這片邊陲小鎮。經過一夜的雨,我們吞吐著這山的魄和雨的魂,芳香的泥土氣息讓我們一下清醒過來,開始上課了。
陽光斜斜地潑進教室,我在陽光下倚著,放著維瓦爾第的四季-春,等待著屬于這間教室的花開。不多時,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星星點點,我知道,該開始上課了。
第一節是書法課,從漢字的起源一路蔓延,孩子們和我一起重溫了刀耕火種的時代,回望了青銅器的鼎盛和漢的風骨,一路沿著筆墨走回了今天。是的,歷史并非重點,更重要的還是傳承給孩子們,從坐姿開始嚴格要求,要想最后練就,還不知道要經歷多少呢,坐姿和握筆,這是漫漫長路的第一步,也是我們可以為孩子們帶來的第一件禮物。
年紀不一,而且基礎普遍不錯,我們最終選擇了跳過基礎筆畫和偏旁部首,從那條最遠的捷徑出發——間架結構。從這里出發,可以比較可觀的改善字的美觀度,不過都是后話了,練字,從今天的字帖開始吧!
伴隨著我手動播放的下課鈴聲,孩子們活躍在了各個地方,我們也做著課前工作,下一節課是詩歌,書法和詩歌總是離不開的。
“我愛這土地——艾青”這首感情充沛,意象頗豐的現代詩,最適合為剛入手的孩子們仿寫了。隨著老師的解析和大家的誦讀,孩子們懂得了什么是意象,看到了意象背后深刻的故事,詩歌中的魂魄化作千絲萬縷慢慢融進了孩子們的心田,滋潤著生長的心。隨后,我們讓大家嘗試用相似的句式進行仿寫,孩子們一開始是有些摸不著頭腦的,一點一點的引導,孩子們為心中的感情找到了歸宿,紛紛寫下不錯的詩歌。有的是一片歡樂的雪花,有的是一片翩翩起舞的落葉。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一直勤勞的小蜜蜂,它勤奮地吸食著花蜜,激勵著壯志不滅,將采集的花蜜回饋土壤。孩子和我們說,這小蜜蜂就代表著他們這些孩子,努力學習回報社會,此刻,我似乎可以預見到他那如鋼鐵般的人生,小朋友,祝你的人生有清風明月相伴。
乘著清爽的風,孩子們又被吹回家中,仍是一樣的路,但他們和我們已然發生了全新的故事,我們互相滋潤著彼此,就像春雨和大山,我們的故事仍在繼續。
作者:山東大學物理學院本科生 李嘉銘
來源:愛開大學生
發布時間:2025-09-1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