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褚老起起伏伏的一生,覺得蕩氣回腸,是應該總結一下。
褚老最讓人感到佩服的不過于能做好一件事,在了解到自己適合企業發展,做實業之后,褚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干好一件事。心無旁路,遇到困難沒有怨言,善于觀察,能打破常規,當然這些溢美之詞放在任何一個成功人士身上都是受用的。褚老身上比較特殊的可能就是有自己的人生信念,正直。不管是右反還是事,時時刻刻能感受到褚老那種不屈的品格,這也讓他身邊始終聚集了一幫真心朋友,而不是尸位素餐的酒肉朋友。這些人在他落難時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特別是對那些身居高位的來說,政治的不正確能立刻就讓他們被降維。從褚老受賄被判的事件來看,中國的事情遠比想想中的復雜,做好一個企業做大做強,等于從別人嘴里奪食,能得罪多少人不好說。
褚老有中國傳統商人的品質,又有現代企業家的風范,兼有革命家的無畏,能與工人一起深入在一線,體察工人疾苦;成本管理堪稱精準,并以此開啟了許多人不敢進入的改革;敢于打破陳規,做人所不敢想。但是說到底,褚老還是政商,他的成功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不可能復制,但是不管什么時間,能做成一件事的精神成本都是類似的。華為、騰訊、阿里這些21世紀響當當的公司,無一沒有最困難要變賣的時刻,同時他們又都是各個開疆破土的新領域,殺出一片血路,背后還有眾多死在半路的小公司,其中的艱辛或許只有創始人自個清楚。
讀書的好處也許就在這里,了解的更多,你能以更為豁達的心態看待自己的處境,不至于迷茫,困難都是暫時的。這些也都是套話,紛雜的人生哪有這么容易看透。
同樣聊聊前幾日中興的跳樓事件。誠然更多的關注點聚焦在ICT行業以及職業的中年危機,是的,職業的焦慮,所有人都是拴在中國崛起這根繩子上的螞蚱,房價、工作、家庭,我們透支的有點多,所有的這些都是基于將來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基礎上,但是如果不呢,我們無能為力。普普通通人能做的,無非于在現在早做規劃,給自己留條后路,在危機來臨的時候,能有脫身的資本,當然這很難,能夠不被拖下去。
人工智能的時代即將來臨,每個行業最后的人員都將被淘汰。行業精英的5%基本也可以生存,想混混日子,拿著鐵飯碗,以后幾十年是越來越難了。最好的方式,是能夠當資本家,創造知識與財富。邱建康有一個觀點,一個企業家起碼要具備兩種能力,一是引導自己的能力,二是幫助他人的能力。在這兩方面,他覺得褚時健堪稱完美。最佳的方式是了解自己、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