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納蘭詞,我腦海里浮現出一行行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一首《長相思》不知道勾起多少人的回憶。
《長相思》的創作背景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皇帝平定云南,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納蘭護駕伴隨康熙帝到福陵、永陵、昭陵祭祀。二十三日出山海關,此時塞外大雪紛飛,氣候苦寒,納蘭在此情景下想起了位于北京什剎海的家而創下這首詞。
詞中“山一程,水一程”,就好像親人送別了一次又一次,不忍回頭,親人的身影不時的閃現在山上和水邊。如今隨著我們國力的提升,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離別之情已然慢慢淡化,千萬里之外視頻電話暢通,飛機、高鐵、汽車巨大的交通網也為出行提供了便捷。社會不同了,不再是過去山高路遠,苦寒天氣使得遙遠的路途變得更加望不到盡頭的痛苦。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塞外苦寒我們沒有體會到,但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卻在塞外風餐露宿站崗放哨,保衛祖國的每一存土地。我們的祖國之所以能夠繁榮昌盛,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也離不開中國人民子弟兵的青春汗水。
雖然祖國已經繁榮富強,但還是存在很多挑戰,反腐永遠在路上。
若是每位為官之人都保持“人生若只如初見”的那份純潔,我們的祖國將會更進一步,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