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倆小時翻完了新書《顛覆者:周鴻祎自傳》,寫個讀后感吧。
先說結論:大家不用看這本書了,不好看,沒意思,沒屌用。
這本書從周鴻祎上小學開始,講到360在美股上市結束。至于后來360私有化退市回歸A股并成功借殼這部分,并沒有展示太多。其中有個冷門知識倒是值得一提:
從美股回購自己的全部股份,也就是完成私有化的過程,是需要從國內拿出大量人民幣,cash,去美國買的。因此私有化這個事兒還對匯率、外匯儲備有影響,需要去找外匯局和發改委審批,同時匯率的變動也直接影響私有化的成本。嗯,將來私有化的事兒我也學明白了,現在就差做個企業去納斯達克上市了。
周鴻祎小時候的事兒和其他名人傳記差不多,喜歡看書,好動,不守紀律,數學物理超級棒,還是個文藝青年。后來高三保送西安交大學計算機再保送本校研究生。大學期間開始自己創業,那時候已經顯示出不錯的計算機天賦,但創業都黃攤兒了。
1995年畢業進入北大方正,98年辭職創辦3721,從IDG拿到了第一筆融資。3721后來1.2億美金賣給了雅虎。在雅虎工作一年半后辭職,直到加入360成為董事長。
流水賬記完了,挑中間覺得值得一說的地方講講吧。
1、關于投資。
現在能看到大把的職業創業家、PPT演說家、戰略忽悠家,壓根沒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就到處騙投資。然而事實上在1998年左右,當今一線的互聯網公司都沒有找到清晰合理的盈利模式,包括BAT在內,最先賺到錢的反而是wed1.0時代的門戶網站,網易新浪和搜狐。即便在這種情況下,3721也拿到了200萬天使輪,98年的200萬天使輪。
誰也沒辦法預見未來。但是投資的真理永遠是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大家都看不懂,甚至公司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贏利的時候,風險當然大。當然也正因為此,才會有高額的風險溢價的收益。
這里有一個前提,即便暫時看不到贏利模式,但這些互聯網公司在創業之初,就的確是能夠通過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為用戶提供真正的價值。
風險和收益的關系,也很好的體現在3721最后往外賣的價格上。
3721賣給雅虎之前在各個互聯網公司都轉了一圈,大家都給出了報價。
第一家,新浪2000萬;
第二家,搜狐3500萬;
第三家,阿里6000萬;
最后是雅虎1.2億買下來了,單位都是美金。
其實3721到底值多少錢,能賣多少錢,大佬們都不知道,并不是新浪雞賊所以給的價格低,要知道當時新浪的市值才1億,用股票置換后周鴻祎就變成新浪最大股東了,價格是非常有誠意的。
這一系列事件里,大佬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任何先行案例,是賠是賺誰也不知道。對未來豪賭,積極接納變化,才有可能坐上順風車。
這幾年有沒有感覺社會變化越來越快?社會主義加速度+互聯網,一方面不能低估走|國開倒車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不能跟不上生產力進步的速度。兩個相反的、帶加速的方向向量在一起摩擦,要琢磨透當前局勢真是一個難題啊。
2、關于管理能力和職場天花板。
雅虎收購3721后,周鴻祎成了雅虎中國CEO。算是職業經理人里相當高的頭銜了,畢竟當年的雅虎也很牛。中西文化的差異,繁瑣冗長的流程制度,尤其是效率奇低。
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所有人都做著政治正取的事情,謀求的是穩住現在的位置。自然而然就沒有人去承擔責任和獨當一面了。尤其是很多事重大事情找不到人做決策,所有人都推的一干二凈。提出了某個打法,得不到落實,你甚至連撕逼的人都找不到,因為所有人都把這個事情推了。
這個事情我深有感觸。一旦到了一定層次,工作能力其實是其次的,第一要素反而是在處理人際關系上,且不說讓人家幫助你配合你,光是讓人家別惡心你就已經很難了。太tm難了,想想我自己的經歷,我都要哭了。
3、關于騰訊。
騰訊牛逼。
3Q大戰之前,騰訊基于QQ用戶的龐大數量,看哪個行業火就抄哪個行業,這個打法簡直無腦加有效,問題在于這個打法四處樹敵,一圈打下來互聯網行業其他公司簡直就沒活路了。這導致市場上存在的都是惡性競爭,相當于森林里有棵大樹,看哪陽光雨水充足就往哪長,下面的花花草草最后都沒了活路了。
3Q大戰之后,騰訊改變了策略,開始尋求合作共贏,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開放生態。不再是一顆搶占所有陽光和雨水的大樹,而是把自己變成了一片雨林,容納各種各樣的生命在這里繁衍生息。
從競爭視角切換到了上帝視角,贏得尊敬和鈔票,真牛逼。
最后,這本書也就是看看,樂呵一下就行了,周鴻祎自己光速升職加薪的事兒沒寫明白,我也不知道是他天賦異稟特別牛逼,還是背后有人。反正我對比了一下,我是歇菜了。
1995年周鴻祎進入北大方正,剛入職就外派到新疆一年,在新疆工作干得很好,96年回來就升了部門經理。一年時間,在國企升到部門經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98年離職的時候,周鴻祎已經是北大方正事業部總經理了。。。3年時間,在國企從基層員工干成事業部總經理,這地方周鴻祎沒寫明白,尤其96年之后的兩年,在北大方正做的項目都黃了,也沒立功,怎么就能升的這么快??
再列一組參照數據。95年入職北大方正,月薪800元;98年離職的時候月薪7000元。3年時間工資翻了差不多10倍???考慮到通貨膨脹,我特意去查了一下98年的物價用來對比。98年豬肉3塊錢一斤,更不用提北京的房價了。現在豬肉是15塊已經。
隨意感受一下,3年時間工資漲了10倍,從員工到事業部總經理。我工作五年,第一份工作工資3500,到今天也沒到月薪35K。周圍倒是認識干程序員,工作五年能掙35K的,但是人家起薪也不是3500這么低,而且不是在同一個公司。
畢竟大家都是凡人,名人傳記,看一看也就行了,真當回事兒去要求自己,那只能去跳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