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求禽獸以攜,遭拒;結實以靜候,則咸相食,其籽得傳'',我看到這句話的第一眼,我便被深深觸動了。
自我修行,是為人處世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一個肚里空空如也的人,即使話說的再漂亮,態度擺的再誠懇,也等不來賞識他的人。有句話說得好,人生是場修行,邊走邊悟,且行且珍惜。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靜的下心去沉淀,才可以漂浮在俗世之洋。先沉得下去,才能浮得上來。
在現代社會,就業競爭壓力大。許多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抱怨自己不被賞識,抱怨這個社會太殘酷。甚至還覺得讀書無用,讀這么多年書,賺的錢還不夠搬磚的多。事實上,如果你有真材實料,何愁找不到工作,又何愁找不到知己?雖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如果一輩子得過且過,隨波逐流,那么誰也發現不了你。在這個追名逐利的社會,如果片面追求眼前的利益,忘了身心的修養,只會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
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要使自己學識廣博,非要做點滴的積累不可。修養自己不是嘴上的幾句話,修養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靜的下心去學習,方可達到。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得到知識,更得到了心靈的慰籍。《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汪涵,這么多年來人深受觀眾的喜愛。都說電視人是最難的,汪涵也曾經歷過一天錄七八場,一周跑幾個城市的連軸轉,甚至一度因為身體健康問題傳出退隱消息。但即便如此忙碌,他仍堅持每天早上花三個小時看書,他說過,''讀書學習是一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如果一個人能夠踐行書中的每一話,那就非常了不得了。''汪涵之所以如此睿智,幽默,博學,就是因為他博覽群書,通過讀書而獲得了足夠的沉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修心路漫漫,愿送你以清香,修心如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