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墨菲定律》這本書,有些感受分享給大家。“墨菲法則”產生于美國,一位叫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實驗過程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器反裝了,由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有人會做出這個選擇。
墨菲發現,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墨菲法則幾乎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而且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不如意的事會發生,那么就一定會發生。正如任何一個事物都要經歷誕生、發展、壯大、衰敗,直到消亡的歷程。墨菲法則無外乎道出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雖然它公開的闡述了失敗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帶來了心理陰影。但是,對于樂觀、自信心極強的一部分人來講,它自然是無效的。走向好、走向壞之所以被分開,是因為大家的心態不同。
墨菲告訴了我們成功的方法,不同的領域,但是有普遍的真理。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會有技術風險,這個風險有大有小,絕對安全只是一種幻想,足夠安全也是相對的。墨菲法則告訴我們,誰都可能犯下錯誤,你必須學會接受錯誤是人生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我們都渴望成功、渴望成功的喜悅。但是,我們必須先要學會失敗,去研究失敗,這樣,我們才可以在人才濟濟的今天有驚人的收獲。人的一生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是成功一次就足夠了。我們要認真分析失敗,分析我們失利的地方,讓劣勢轉化為優勢,這樣,我們才會成功。
墨菲還告訴了我們面對生活、面對失敗的態度,他告訴我們,環境可以很惡劣。但是,我們的心態一定要陽光。事業取得成功的過程實質是不斷戰勝失敗的過程。因為任何一事業,要取得相當的成就都會遇到困難,難免要犯錯誤、遭受挫折和失敗。因此,我們要有一顆樂觀積極的心、一顆理性看待問題的心、一顆奔騰的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我們只要在自己的舞臺演好,那么你就是成功的。
墨菲最后教給了我們怎么做,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知識乃在行。我們每做一件事都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不做盲人摸象,若是我們時時刻刻積累、時時刻刻反省,并時時刻刻地以今日為出發點做修改矯正工作,那么我們必定可以一步步接近成功。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但是,當我們開始跑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每個人的不平凡。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有50%的把握就行動,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后才做。永遠沒有絕對的完美,凡事要主動出擊,只要一點把握就不應該選擇放棄。學會使用謀略,要用陽謀而不是陰謀,陰謀或許讓你一時得勢,但是,終有一天你會徹底失敗。不僅這樣,墨菲還要求我們去抓住機遇,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在這本書的最后一章,講述了一個永恒不變的道理,就是在錯誤失敗該發生的時候總會發生,進而幫助人們進一步認識本質,以保證一個良好積極地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無常變化,1次成功勝過99次的失敗,進一步說,帶來99次絕望的失敗,可以通過某種巧妙的利用,使它成為知識、經驗的源泉。這是對待失敗的基本態度。
這本書幫助我們更為深刻地認識了墨菲法則,我們的目地是為了能夠洞悉事物發展的正確軌跡來引導我們成功,失敗只是暫時的,我們要有一顆時刻準備成功的心、一顆理性看待問題的心、一顆奔騰的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我們只要在自己的舞臺演好,那么你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