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嚴格來說應該是馮唐的《曾文正公嘉言鈔》讀后感,《曾文正公嘉言鈔》是梁啟超在1916年輯錄而成。目前市面上關于曾國藩的暢銷書很多,暢銷書里的曾國藩,完美得幾乎不像個真人,他讓梁啟超學到了家庭教育良方,讓白巖松讀懂了人性,讓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懂得了經(jīng)商之道。但我們通過還原歷史,會發(fā)現(xiàn)曾國藩的轉折點是在42歲,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曾國藩的一生,我覺得應該是這樣:曾國藩是中年男人成功逆襲的楷模。對曾國藩有興趣深入研究的同事,我也不建議去讀市面上的暢銷書,而是應該讀一下史書,只要這樣才能領悟曾國藩的逆襲成功心路,才能領悟其思想精髓。
我們畢竟不是曾國藩,這是5000年才出的一個人物,連毛澤東都評價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我們要想成事,應該如何做呢?結合書中的觀點,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從小做起。我們太多時候都想要一鳴驚人,總是想一下子就做成一件多么大的事,可這現(xiàn)實嗎?有句老話:憋大招出臭棋。就像打牌一樣,為什么很多人明明手里一把好牌,卻總是打不贏,因為老是想著得來把大的,到最后反而連小的都沒了。
從靠譜做起。什么是靠譜,就是誠實可信。家人、朋友、同事間,長幼間、上下級間等等,皆要如此。我們在現(xiàn)實中有太多人答應的事情不去兌現(xiàn),總是喜歡把別人當傻子,長久以往,就成為了孤木、單絲,生活中沒有真正的友、事業(yè)上沒有真正的朋,這豈能成事。
做事不分心。為什么古之大賢的思考深度遠高于當代,主要是潛心用一生思考一個問題,不分心、不走捷徑,反復淬煉,以至經(jīng)久不衰。成功本就沒有捷徑,如果總是妄想一夜成功,求速效,不積累、不堅持、追熱點,最終就是一陣風。
成事在人。書中講:盡人力天意隨。對此,我有著不同的觀點,我的觀點是:成事在人,天助自助者。最近有一部非常火的國產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其中有一句比較經(jīng)典的話“我命由我不由天“,語出《抱樸子內篇·黃白》,這句話不僅感動了很多人,人民日報也都發(fā)表評論“不認命,才能逆天改命”。在農耕文明中,大家要靠天吃飯,所以才有了成事在天,就是說你的地種的在好,來場天災,全完。但現(xiàn)在是工業(yè)文明,正在向數(shù)字經(jīng)濟邁進,講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回想12年前,正是蘋果推出的iPhone才開創(chuàng)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在iPhone推出的過程中,又經(jīng)歷了多少坎坷甚至失敗呢,或許只有喬布斯才知道。沒有那么多簡單的事情可以輪到我們做,很多事情的復雜程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所以才需要我們以百倍的熱情、千倍的努力、萬倍的韌性去做成它。把這種精神應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我們也確實把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做出了樣子。或許你并不知道自己是顆什么樣的種子,你能做的就是不懈努力和拼搏。
最后總結一下,要成事,勿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必是失。不拖、不妄、不作,天助自助必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