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鎖》讀后感
這本書是我斷斷續續看完的,講到這本書與大學期間“毛姆”的奇緣有關。進大學時一直想找同學推薦的《月亮與六便士》,可是找了很久也沒找到,于是就看了這本,不得不說《人性的枷鎖》,這本書對我影響極為深遠。他讓我認識到自己思想的桎梏,從而更冷靜的面對人生,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也許對我來說還太艱難,但至少我的世界里多了一份感悟,少了一份彷徨。
小說主人公名叫菲利普,講述了菲利普從童年一直到長大結婚的經歷,這是一本龐大的書,內容包羅萬象,但是我對其人生這一部分卻深感共鳴。主人公一路走來歷盡艱辛,逐漸放下一個個枷鎖,終于苦苦探尋到生活真諦。小說主人公菲利普自幼父母雙亡,更不幸的是他天生殘疾,右腿因為骨骼錯位導致步伐不一致,在寄宿學校不合理的制度使他的性格變得孤僻而且敏感,他飽受了鄙夷,可即使這樣他也一直在忍耐。他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困惑,不斷的掙脫宗教的枷鎖,他忽然明白了克朗肖當時說的“人生就像波斯地毯一樣,地毯的編織工把格局編的錯綜復雜,并非出于某種目的,不過是滿足一個大的樂趣罷了。”
回顧整本小說,不知為何身臨其境。也許這就是毛姆的魅力,對我而言毛姆的魅力更像是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正如毛姆所說一個人仿佛是包得緊緊的蓓蕾一個人所讀的書和所做的是多數情況下對他毫無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對于一個人來說具有一種特殊意義,這些事情使蓓蕾綻開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連開放,最后開成一朵鮮花。
時間:2022-03-06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