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讀后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將與之對立的一切碾為焦土,坐在列車之上的所有人,盡為幫兇。
一開始,我是抱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是怎樣的?”的心態翻開這本書,這也是我閱讀的莫言的第一本書,從前總聽人們說莫言的作品是多么的晦澀難懂,等我真正翻開書本開始閱讀,我感悟到了莫言的語言魅力,平流順暢、幽默風趣,如《蛙》這本書,作者在通俗易懂的敘述總不經意的摻雜著黑色幽默,讓人忍俊不禁。這部作品的形式很新穎,包含了五封書信、四部長篇敘事和一部話劇,書中的蝌蚪是一位劇作家,而且厭惡寫小說,于是把姑姑的生平寫成了一部話劇。在這部作品中,我讀到的不僅是莫言對中國解放后曲折的農村生育史,更多的是莫言對那個時代人性的無情揭露和諷刺。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盲目的愛國主義、封建思想、迷信……而且這種種現在依然存在于社會上。
文中,蝌蚪的前妻王仁美為了生一個兒子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后來小獅子甚至發展到借腹生子的地步,她們的行為,已經不能說是母愛,是對孩子的一種純粹的愛,她們對孩子,確切的說是對兒子的狂熱,已經脫離了原先的軌道,她們就像是需要通過生子來證明自己的地位,獲得存在感。這種現象,現在也依然存在,人們對女性的偏見還是非常強烈的,談及結婚之后不生孩子,總會招來一些異樣的眼光。希望在未來,人們能意識到,上帝賦予女人生育的權利,是特別的,也是不特別的。
時間:2022-03-06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