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內(nèi)蒙古、新疆、青海、甘肅、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自古以來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是一個酷愛音樂、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
草原上有一條水淺河寬的查干木倫河,這條河原先是兩個汗國的分界線。河?xùn)|是一個強大的汗國,河西是一個弱小的汗國。兩個國王的習(xí)性不一樣。河?xùn)|的可汗喜歡向別的汗國挑釁,趁機擴展自己的國土;河西的可汗性情有點奇特,他厭惡老年人,說:“人要是老了,就像埋在土里的朽木一般沒用啦!”因此,他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到了六十歲的老年人,不分男女一律活埋。”這樣一來,有許多老年人都白白地送了性命。整個汗國里再也看不到一個年過六十的老年人了。
有一些快到歲數(shù)的百姓,為了躲避臨到頭上的災(zāi)難,都接二連三地逃到外鄉(xiāng)去。可汗知道了這件事以后,便派出許多兵馬在半路上攔截,阻止百姓繼續(xù)逃走。雖然是這樣,仍舊還有人逃跑。可汗生氣了,下令將捉到的人全都殺掉。結(jié)果是人心離散,怨氣沖天,鬧得整個汗國烏煙瘴氣,一塌糊涂。
就在這時候,河?xùn)|的可汗派了使臣送來三樣?xùn)|西:兩個耗子,兩條長蟲,一根木棒。使臣把這三樣?xùn)|西擺在河西可汗面前,說:“如果你們能辨別出這兩個耗子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兩條長蟲哪條是公的,哪條是母的;這根木棒哪頭是根,哪頭是梢,我們便情愿賠送五百匹快馬。如果五天內(nèi)答不出來,我們就馬上派兵圍攻你們!”
可汗一聽心里很生氣,顧不上多考慮便對使臣說:“這有什么?用不著三天就可以答復(fù)你,等著瞧吧!”
使臣離開后,可汗便立即把下邊的大小諾顏召集到一起,問大家:“你們誰能回答這三個難題?”諾顏們一看,那兩個耗子的毛色、大小、長相完全一樣,真是難以分辨出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再看那兩條長蟲大小、粗細、長短、顏色也都一樣,沒有一個人能分辨出哪個是公的、哪個是母的;那根木棒呢,上下一般粗,從表面看誰也分不清哪頭是根、哪頭是梢。這可把諾顏們難住了,你看我,我瞧你,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一看這情形,可汗厲聲厲色地痛罵了諾顏們一頓:“你們簡直都是飯桶!連這點小事都不知道,真是把我的臉給丟盡了!”話雖然這么說,可是可汗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好,一怒之下,他把桌子用力一拍,說:“聽著,你們這些沒用的東西,如果在三天之內(nèi),你們還是答不上來,就先把你們絞死!”
諾顏們一聽都嚇壞了,一齊跪倒在地。這時,有一個年歲大一點的諾顏朝前跪爬了半步,說:“威嚴(yán)的君主啊,與其殺掉我們還不如先求助眾百姓,俗話說得好,螞蟻多了還能吃掉老虎呢!百姓當(dāng)中一定有能答對這三個問題的聰明人。”
可汗想了想,沒有別的辦法,只得答應(yīng)這么辦。
當(dāng)天,可汗派了一百名騎士分別到遠近各處下達命令:不管男女老幼,凡是能夠答出那三個難題的人,要什么給什么。這樣一來,全國百姓都議論紛紛,猜測起來。
有一個叫德格都的青年聽到這個消息后,馬上回家備好馬,飛快地馳向遠處的一座山林,在一個不易被人發(fā)覺的山洞里,找到他的老父親,把可汗求助百姓的三件事細說了一遍。老爺子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這都是可汗殺害老年人帶來的災(zāi)難呀!老人死的死,亡的亡,剩下一幫年輕的,哪能知道這么多的事啊!”
德格都一聽話音,就知道老爺子肚里有玩意兒,急忙懇求道:“為了百姓的利益,求你老人家告訴我吧!讓我去見可汗,好為大家解除災(zāi)難。”老爺子點點頭,不慌不忙、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卣f:“這三件事,一點也不難,等明天你先去見可汗,就說你能辦到,不過得當(dāng)著那個使臣的面把話講清,叫他把那兩條長蟲放到一個僻靜的地方,不能叫人驚動,只要能做到這點,剩下那兩件事就好說啦!究竟怎么辦,等晚上我再告訴你。”
第二天,德格都便心情愉快地去見可汗,把老父親說的話當(dāng)面向可汗說了一遍。可汗說:“好吧,如果你真能辦到,不論有什么要求,我都能答應(yīng)你。那兩條長蟲就照你的話去辦。要是你說得不對啊,可別說死得冤枉!”德格都毫不畏懼地說:“那就一言為定,等明天中午,一切都會明白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德格都飛馬離開藏身在山洞里的老父親,到了可汗那里一看,那個使臣和諾顏們都來齊了,正等著他哩。
德格都走到可汗面前,說:“先把那兩個耗子拿出來吧,讓我來分辨真假!”可汗馬上叫人把裝耗子的一只長木箱子抬來。德格都走上前,回頭對那個使臣說:“來看吧,我馬上就給你指出哪個是真耗子,哪個是假耗子。”說罷,他把藏著小貓的袖口朝兩只耗子跟前一湊,其中一只耗子聞到貓的氣味,立刻嚇得亂跑亂竄,另一只耗子卻像沒事似的一動也不動。
這時,德格都指著那只逃竄的耗子,對使臣說:“看吧,這只耗子是真的,沒動的是假耗子。”使臣聽了,無話可說,只得點頭承認(rèn)。
接著,德格都又隨著可汗走到放長蟲的僻靜地方,只見兩條長蟲盤伏在木盆里。德格都對使臣笑道:“那條盤在外圈的長蟲是公的,盤在里圈的是母的,因為公長蟲總是要保護母長蟲的。”使臣一聽大為震驚,急得頭上冒出了汗珠,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別、別忙,還有那根木棒呢!”
德格都不慌不忙地叫一個諾顏打來一桶水,把木棒浸到水桶里。過了一會兒,只見木棒的一頭微微有些下沉,德格都指著下沉的一頭對大家說:“瞧啊!下沉的那頭就是根,翹起來的那頭就是梢。”
這時,氣勢洶洶的使臣再沒有話可說了,像斗敗了的公雞一樣,紅著臉,把頭低下去。德格都趁機大聲對使臣說道:“請你回去轉(zhuǎn)告河?xùn)|可汗,不要以為我們好欺侮!像剛才這三件事是誰也難不住的,就是三歲的小孩也能說得上來!”
可汗和諾顏們聽了一齊“哈哈”大笑,羞得使臣趕緊拿了三樣?xùn)|西,急急忙忙逃回河?xùn)|去了。
可汗見德格都如此智慧能干,只幾句話就把使臣嚇跑了,于是命人端上來一盤黃金叫他收下,并請求他留下來做官。德格都謝絕了,說:“我唯一的愿望是希望您答應(yīng)我一件事……”可汗不等他說完就接過去說:“我不是早就說過了嗎,不管什么大小事我都能答應(yīng)你,你放心好啦!”
“好,我說!”德格都把臉轉(zhuǎn)向可汗,問道,“您知道是誰挽救了整個汗國,把那個使臣嚇跑了嗎?”
可汗不解地說:“難道不是你,是別人?”
德格都點點頭說:“是啊,這都是老年人的功勞啊!三年前,我把老父親藏在深山的石洞里,這回全是他老人家告訴我的,所以我求您收回成命,不要再認(rèn)為人老了像朽木一般沒用而殺害他們吧!”
可汗聞聽大吃一驚,他這才知道從前自己做錯了事,真是后悔莫及,馬上下令禁止殺害老年人,并且拿出了一千頭壯牛分給死者的兒孫。
從此百姓安居樂業(yè),原先逃到外鄉(xiāng)去的老人也都回來了。可汗對老年人極為敬重,在生活上給予他們特殊的照顧,每年都送給老年人許多物品,誰要是得病死了,可汗總是要親臨其家,送上一份禮金。這樣一來,可汗又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汗國也一天比一天強盛起來,河?xùn)|可汗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