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迷蹤
小分隊進駐曲陽,公開調查石佛像被盜的情況,引起了當地人的關注。這正好達到了專案組“造出聲勢,防止流失,以車找人,以人找物”的預期目的。
這支小分隊在曲陽一住就是4個多月。這段時間里,他們經歷了從滿懷希望到失望焦灼。小分隊走訪了曲陽縣內的數千人,終于查清了370多輛車和近百名可疑人員的情況。但是,這些查實的情況對于破獲北魏石佛被盜案,卻沒有一點兒值得欣喜的線索。整整4個月的時間,小分隊的工作沒能像預期的那樣取得破案的突破性進展。
黎明前的天空是最黑暗的,誰都無法預測天亮后是陰還是晴……
但在此時,刑警們的心情在迷茫中也有欣喜。喜的是,專案組綜合獲得的全部信息后算定,失竊的北魏太和造像尚未流失,可能還藏在某個隱秘的地方等待時機準備出手。
7月初,專案組再次研究所有調查情況,在兵臨城下的高壓態勢下,盜賊極有可能蝸居起來。思路打開,豁然開朗,馬上調整策略,成為專案組刑警們的共識。新的工作策略是,曲陽仍是重點偵查方向,但由明轉暗,暫時撤回小分隊,給盜賊以已經放棄的假象。另派幾名沒在曲陽露過面的刑警化裝成收購古玩和石刻藝術品的商人,暗訪當地文物市場。
住了幾個月的警察終于悄無聲息地走了,曲陽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但躲藏數月的盜賊們的心不平靜了,那是因為興奮。他們暗自竊喜,以為追查的風聲已過,賺錢的機會來了。
9月中旬的一個上午,曲陽縣文物市場一家家商鋪開門迎客,街道兩旁的地攤也比夏天密集了不少。前來逛街的人流摩肩接踵,一派熱鬧景象。因地域原因,這里交易的大多是石器。每天在這條不長的街上來回轉悠的,外地人多于本地人,他們是來自各地的文物商人,他們低著腦袋琢磨著,操著南腔北調侃著價錢。
有人注意到,有幾個總打聽“舊活兒”卻不見購買的外地文物商在街上轉悠了好多天,不知在琢磨什么好貨。“舊活兒”,是這個行當里的暗語,就是文物。
這天,這幾個專盯石器的外地文物商終于遇到一樁大買賣:當地有人想出手一件“舊活兒”。
賣家說,先給其中破損的一塊驗收,欲買的人需交10萬元定金。于是就有人為他們接上了頭。一見面,買賣雙方都很心誠,看似是要真做生意的派頭,所以談得十分順暢。臨分手時雙方講好,先看了“東西”再付定金。買主賣主各自懷著欣喜的表情商定了看貨的時間。隨后,一方回去籌錢等著驗貨,一方靜等鈔票到手了。
9月下旬,從曲陽傳來的這條喜訊讓沉悶了數月的刑警們興奮不已。經不住金錢誘惑的文物盜賊終于露出了馬腳。
9月29日夜,曲陽縣羊平鎮南固張村,一間間農舍的燈光接二連三地熄滅了,喧鬧了一天的村莊漸漸歸于寂靜。夜深了,遠處不時傳來一聲聲零散的狗吠。
不大工夫,十多名荷槍實彈的民警就摸黑包圍了村中間的一間農舍。一名訓練有素的刑警輕身翻墻躍入院內,從里面打開院門,一隊持槍民警一擁而入,從炕上拽出了一個驚恐的犯罪嫌疑人。
真相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這是活了幾十年的曲陽人陳孟星外出雕刻石器時的感慨。他走出村子,立即被大城市里五光十色的景象“晃”得眼花繚亂……他的心里開始不平衡了,跟人家城里人比,自己以前只知道成天跟石頭較勁真是白活了。
日子還是一天一天地過,心思卻跟以前不一樣了。陳孟星打石活兒的手沒停下,一雙耳朵也沒閑著。春節前后,他聽隔壁村人說,一尊古石佛值20多萬。
天黑前收工回家,吃過飯,老婆說:“累了一天了,都早點歇著吧。”他沒吱聲,脫了衣服鉆進被窩,不一會兒的工夫,老婆一聲高一聲低的鼾聲、兒子含混不清的夢話聲便從他一左一右交替響起,可他卻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躺在炕上思忖著白天聽到的這件事。
一門心思只想著怎么才能把那尊值20萬塊錢的石佛歸為己有。但弄這尊石佛可不是件隨手就能拿了裝進自己衣袋里的小事,這么大的事自己一個人肯定干不了,得找幾個靠得住的人合伙干才成。誰能跟著自己干這件事呢?從村東到村西他挨家挨戶想了一遍后,琢磨出幾個肯定能跟著他合伙干的人選,這才迷迷糊糊睡去。
第二天吃過晚飯,陳孟星便把同村幾個整天做夢都想發財的人叫到一起。
27歲的王立強也是個打石活兒的,前幾年他家蓋房,欠下了幾千元的債還一直沒還清,正愁什么比打石活兒來錢快呢,就“天上掉下個大餡餅”。他聽大伙說等“東西”賣了每個人能分5000元,就想趁這次賺點錢。
劉學如有點文化,他說這事得“鑿實”了再動手,免得空歡喜一場。
劉輕民說他知道北京的這座石佛像,到時候他可以帶路。
說干就干,免得夜長夢多。農歷二月初的一個早晨,劉輕民和劉學如租了一輛雙排座客貨車,他們對司機說是到北京拉石人,然后,就一起回了村。上午10點多,他們一行7個人和司機用車裝好劉現民的人力小推車就往北京去了。
一行心懷鬼胎、圖謀不軌的人天快擦黑時到的北京。在車爾營村附近找了個小飯店吃過飯,數著鐘點等天黑。大約夜里11點左右,遠遠望去,車爾營村村民家里的燈一盞盞相繼滅了,等到村里全部靜了下來,幾個人互相使了個眼色,就輕輕發動了汽車。
石佛殿的門鎖防君子不防小人,撬開很容易。進到殿里后,就見屋里豎著那座石佛,正面朝東,佛身插在一個蓮花石座上,好像很牢固。屋里特別黑,一個人打手電,劉現民和王立強各拿一根撬棍一左一右從石佛像的下面往上撬,另幾個人在旁邊扶著。石佛很重,先頭幾下沒撬動。兩人“一、二、三”地叫著號,一個猛勁,石佛晃動了,可那幾個人卻沒有扶住,石佛“咚”的一聲倒下,撞在墻上,一下摔成幾塊。石佛倒地的響聲太大了,他們怕驚動了村里人,就匆匆將碎掉的小塊搬出去,大塊的,就翻滾著挪出佛殿。裝上車后立即披星戴月往家返。
石佛很重,連司機一共8個人,加上一輛小推車,客貨車根本開不出速度。白天來時路上車多人多才走了四五個鐘頭的路,夜里沒車沒人卻慢吞吞地走了一整夜。
石佛運到村里,先搬到劉學如家屋里的床下藏好。晚上,幾個人又湊到一起,把石佛搬出來埋在了劉學如家院子南墻根下,其中一塊小的準備出售時做樣品,劉學如又把它放到屋里的床下藏好。
天露晨曦,在闊別了近200個日夜后,這尊北魏時期的太和造像修復后終于被請回了他的故地。
幾個財迷心竅的石匠卻昧了良心淪為盜賊,要在囹圄中度過漫長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