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才論親
話說有個年輕人叫司馬良,是司馬老先生的獨(dú)子。司馬老先生曾中過狀元,學(xué)識過人,他因厭倦朝廷里的爭斗,便借故去一個小地方任了個閑職。
這司馬良長得一表人才,然而幼年時不幸染上眼疾,后來雙目失明成了盲人。但他竟比常人還厲害,不但身手不凡,琴棋書畫還樣樣精通,見識過的人無不驚嘆。
眼看兒子年紀(jì)也不小了,司馬老先生很是憂慮:司馬良雖然眼盲,但才華超群,連朝中許多官宦人家的女兒都仰慕不已,然而他生性孤傲,認(rèn)為那些大小姐日后難免會挑剔自己的缺陷,所以堅(jiān)決不愿高攀。
一天,有人來司馬家說媒,原來是秦尚書的獨(dú)女秦小婉中意司馬良,但提出要先見面試試對方的真才實(shí)學(xué)。老先生大喜,秦尚書可是朝廷重臣,名望極高且為人正直,早就聽說其女兒更是天姿國色、聰穎過人,便一口應(yīng)承下來。司馬良拗不過父親,只好答應(yīng)前去一見。
這天,父子倆如約趕往京城,來到尚書府。秦尚書看到司馬良儀表堂堂,心里已是十分高興,便吩咐:“叫婉兒出來。”不一會兒,從屋內(nèi)款款走出一女子,明眸皓齒、黛眉粉腮,舉手投足間透出一股靈氣。
司馬老先生一見,贊嘆不已,主動問這秦小婉:“聽說姑娘想試試犬子才學(xué),不知怎么個考法?”秦小婉卻歉意地指了指自己的喉嚨,秦尚書只好上前解釋:“小女前些年不幸誤服了藥,啞了嗓子,不能講話。她執(zhí)意要當(dāng)面告知,還望見諒。”老先生恍然大悟,沒想到秦小婉竟是個啞巴,一邊嘆息造化弄人,一邊卻覺得跟兒子也算是扯平。司馬良也始料未及,但表情依然淡定自若。
秦小婉含笑來到一具古箏旁坐下,手指輕觸,一曲曼妙之樂隨之響起,在場的人無不側(cè)耳傾聽。初聽那聲音如泣如訴,仿佛晶瑩的珍珠撒落玉盤;而后又綿延不絕,似有萬語千言深藏其中,突然間樂聲戛然而止,竟是一曲終了。
旁人不知其意,司馬良卻微微一笑,也從自己包裹內(nèi)掏出一支洞簫,不緊不慢地吹奏起來。只聽那簫聲悠長凄涼,如同在訴說一段長久的心事,眾人都呆住了,這兩人剛見面就都演奏起傷感的曲調(diào),不知是何用意?
司馬良正在吹奏,秦小婉又再次彈撥起古箏,兩曲交匯時,竟有了令人驚喜的變化:只聽樂音陡升,節(jié)奏也隨之明快起來。眾人恍惚看見兩只鳥兒飛離枝頭,躍入山澗,穿梭林中,相互追逐嬉戲,滿是愉悅之情。這曲箏簫合鳴結(jié)束后仍余音裊裊,眾人沉浸其中,連樂聲停止都恍然不知。
秦尚書好不容易緩過神,女兒已經(jīng)悄悄來到自己身旁。他低聲問:“對司馬公子印象如何?”秦小婉嬌羞一笑,點(diǎn)了點(diǎn)頭。秦尚書頓時大喜,將司馬老先生拉到旁邊,告知女兒這關(guān)已過。老先生也喜不自禁,趕緊去問兒子。
司馬良卻不急著回應(yīng),又從包裹內(nèi)取出一支毛筆,老先生立刻會意:兒子這是要以畫作答呢!秦尚書早就聽說司馬公子盲眼作畫是一絕,不想今天可以親眼一見“盲畫”的風(fēng)采,便馬上安排人鋪開紙張,自己親自研墨。
司馬良深吸一口氣,筆尖在潔白的宣紙上游走,眨眼的工夫,一只美麗的小鳥就躍然紙上。眾人湊過去看,卻見那鳥背對人立于枝頭上,腦袋轉(zhuǎn)向一側(cè)望著遠(yuǎn)方,眼角還掛著一顆淚滴。眾人大驚,秦小婉一見,立刻紅了眼圈。
司馬良似乎早料到了大家的反應(yīng),他又取出另一幅畫鋪在桌上,那上面也有一只小鳥。兩幅畫合攏后,兩只鳥正好四目相對,眾人再看時,前面那只鳥的哀傷之感竟蕩然無存,分明是兩只美麗的小鳥在深情凝望,不禁都大聲叫絕,秦小婉也忍不住莞爾一笑。
其實(shí),當(dāng)初秦小婉彈奏古箏時,司馬良立刻就聽出了她內(nèi)心的孤獨(dú)與無奈,竟與自己的心境相同,便也以同樣曲調(diào)回應(yīng);而當(dāng)兩人箏簫共鳴后,都迫切地想向?qū)Ψ絻A吐遇見知音的喜悅,一切盡在不言中。最后自己的盲畫,則更是表露了“在天愿為比翼鳥”的心愿。
眾人大喜之時,秦尚書卻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可惜了這么好的眷侶,以后的日子恐怕得風(fēng)雨共擔(dān)!”司馬老先生聽后一怔,他不知秦尚書何出此言,卻也不便多問,只能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
時間:2021-08-02 作者:愛開大學(xué)生 來源:愛開大學(xué)生 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