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外生員
年在花甲之外,文在理法之外,字在紅格之外,進在數額之外。
清朝乾隆年間,南昌的彭蕓楣曾任浙江省的提督學政,主持所屬各府、廳的童生及生員考試。
這一年在嘉興考試童生,有個姓劉的考生已經六十多歲了,拿筆的手抖個不停。彭蕓楣關切地問:“你有病嗎?”
劉考生答:“去年得了偏癱,今年已經治愈了,只是落下個四肢發抖的毛病。”
彭蕓楣搖搖頭說:“六十多歲的人了,即使當官也到了退休的年齡。你何不在家逗逗孫子,頤養天年呢!”
不料劉考生撲通跪倒,悲悲切切地說:“大人!我從小到大,已經參加了三十場考試,只是每次都是名落孫山!如今行將就木,不中個秀才死不瞑目啊!只望大人這次網開一面,圓了我的秀才夢吧!”
彭蕓楣嘆口氣說:“功名豈是隨便送人之物?你就好自為之吧!”
晚上閱卷,彭蕓楣對劉考生的卷子格外留意。私下里想,如果這老考生能考個八九不離十,就成全了他。待閱罷卷子,不由又是一陣感嘆,這劉考生不僅把字寫得雞蛋大小,而且文法混亂,不忍卒讀!彭蕓楣嘆了一陣,決定還是把劉考生錄為秀才,只是另取了一個名堂,叫他“額外生員”。發榜之時,為了堵其他考生的嘴,特意在劉考生的名下加了四句話:
年在花甲之外,文在理法之外,字在紅格之外,進在數額之外。
其他考生見了,都稱劉考生為“四外生員”。
時間:2022-04-30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