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誰還敢想坐牢
一群賊,哭著喊著想要坐牢;一幫警察,出盡狠招,就是不讓賊坐牢——也只有在民國亂世,才會有這樣的咄咄怪事!
1948年6月上旬的一天,在重慶城里發生了一起亙古未有的奇異之事。這件事愁壞了警察局長,忙壞了眾多警察,也急壞了重慶市法院的院長大人。正在這“孔明搖頭,子房無計”之時,幸虧一個在警察局門前擺地攤的補鞋匠及時出面支招,才擺平了這件轟動大重慶,震驚大西南的咄咄怪事。
這是一個陰沉沉的早晨。重慶警察局的早班值班警長曹小山剛剛到崗,忽聞高墻外人聲鼎沸,腳步聲嘈雜。曹小山忙奔出去,想看個究竟。
曹小山剛跨出警察局大門,就見一撥人已潮水般涌到門口的石獅旁。這幫人男女老少都有,衣著也五花八門,口音更是南腔北調,簡直是一群烏合之眾。
曹小山以為他們是來示威游行的,便先發制人地將槍栓撥弄得嘩嘩響,大聲吼道:“你們想干啥!”
“我們要見警察局長!”這撥人邊扯著嗓子喊,邊往警察局里沖。曹小山一看勢頭不好,忙掏出警哨狂吹起來。刺耳的哨音立馬召來了二十多個荷槍實彈的警察。曹小山見同伴殺氣騰騰地奔來助威,立馬氣壯如牛,他“騰”地躍身橫在這幫目無王法的烏合之眾前面,揮舞著手槍,大聲訓斥眼前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你們都給我聽仔細了,如果誰再膽敢跨過這警局的二道門,立馬抓去坐牢!”
這撥人聽到這話,可樂壞了,大家爭先恐后地亂嚷嚷,說他們今天來找警察局長就是為了坐大牢吃牢飯的,沒想到一個小警官也能圓他們的夢,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勞駕局長大人呢。
曹小山和他的同伴們聞聽后,一時腦子轉不過彎來,全傻了眼。好在從這群人七嘴八舌的亂嚷嚷中,曹小山總算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眼前人群共有二百多人,全是在重慶大小碼頭吃“伸手飯”(職業扒手)的。這年頭民不聊生,市民們都窮得叮當響,導致扒手“財源”枯竭,日子也越來越難過。這些經常“走空”的賊一個個都餓得頭昏眼花,四肢無力。群賊在走投無路之下達成共識:集體去警察局投案自首吃“大鍋飯”。他們還集體舉手宣誓:寧做飽死囚,不做餓死鬼;只要牢飯有得吃,不怕把牢底來坐穿!
按理說,扒竊行為是觸犯了國法的,不要說賊伙們自己前來自首,就是不來自首,警察局為了維護社會治安,也應設法捉賊,視其犯罪情節的輕重予以訓誡、拘留或收監。可是這伙扒手今天集體自首,請求入監,卻難壞了上至局座下至片警的大大小小的警官們。
當前國內戰事緊張,“國軍”節節敗退,老蔣把國庫里有限的銀子全扔在戰場上了,各個衙門的經費不是拖就是欠。就拿重慶警察局來說吧,現在已是6月份了,可才拿到4月份的薪水,警察局自己都成了不能自保的泥菩薩,到哪兒籌款來解決這二百多個扒手的飯食?可這二百來號人為吃牢飯而“訛”上門來了,警官們總不能用槍把他們一個個全撂倒,叫他們站著進來躺著出去吧?
還是局長大人有辦法,他把這個“皮球”一腳踢給了重慶市法院。說是沒經過公審,不能收監。于是,在重慶警察局黃局長的授意下,書記員寫好公文,敲了圖章,派四名老警察把這二百多名扒手解到重慶市法院,請法院依法審判,量刑判決。
重慶市法院院長也不是省油的燈,他見四個老警察解來二百多個扒手,氣不打一處來。院長大人心想,目前政局混亂,如果這些賊不來找警察局和法院的“麻煩”,警察局和法院可以對扒竊行為視而不見,甚至可以與群賊井水不犯河水。可如今群賊前來自首了,你警察局養不起這批賊,我法院就養得起么?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與警察局長相比,法院院長更是踢皮球的蓋世高手。他不但把警察局的公文原件退回,還另附了法院公文。法院公文堂而皇之地提到,法院不判決、收容這批自首扒手的理由是,扒手人數太多,而法院卻沒有關押這批扒手的監房,無法將這批扒手收監候審。為了安撫這批因饑餓而情緒激動的扒手,法院給每人發了兩個白面饅頭和一塊大肉。“犒賞”完這批扒手后,院長大人才派六名法警將這批扒手“哄”回警察局。法院院長怕警察局長再把“皮球”踢過來,出手點了警察局長的死穴——在法院遞交給警察局的公文里說,警察局現有一處已停用閑置的軍品倉庫,該倉庫共有大小房間47間,可充作臨時監獄,足夠關押這批扒手了。如果警察局再故技重演將眾扒手“推死尸過界”,法院可視此舉為“藐視國法”,法院將保留起訴警察局的權利。
法院院長的公文像一記重拳當胸擊著了警察局長,警察局長見斗不過法院院長,只得臨陣變招。他請來江湖人稱“諸葛再世”的孔弘府,當面向他問計。
這孔弘府雖然只是個擺卦測字的江湖術士,但因其足智多謀,而享譽江湖。孔弘府見堂堂的警察局長不恥下問,有點受寵若驚,便使出渾身解數為局座獻計獻策。孔弘府在那處閑置的軍品倉庫里里外外轉了幾圈后,回來向警察局黃局長說,可將這二百多號扒手暫押在閑置的軍品倉庫內,不出三天,這批扒手必然會集體要求解除關押,重返江湖。
孔弘府見局座沒聽明白,便進一步解釋說,這處閑置的軍品倉庫因年久失修而陰暗潮濕,蚊子、臭蟲甚多,試想,世上有誰甘愿受這飛機(蚊子)和坦克(臭蟲)不間斷地襲擊騷擾?
黃局長聞言大喜,立馬依計而行。
誰知三天過后,這批扒手不但沒有提出重返江湖,反而擺出一副在此長期安營扎寨的架勢。難道是這些扒手一個個全練就了百毒不侵的鐵布衫功?當然不是。原來這些扒手一個個均“達成共識”:餓肚子可比蚊叮蟲咬難受多了。所以他們寧愿被“飛機”、“坦克”騷擾,也不愿虧了“五臟廟”。
孔弘府獻計失敗,黃局長愁眉苦臉。這時,曹小山前來薦人為局座解憂。曹小山舉薦的高人叫張國洪,此人是重慶濟世醫館的坐堂中醫,雖醫術平平,卻腹有良謀智多如星,有漢初張良張子房之遺風,故世人稱其為“活子房”。
這張國洪也不知從哪里找來三十多個渾身長滿膿瘡的乞丐。這些乞丐身上奇臭無比,但張國洪還嫌他們“臭力不足”,又給他們服用了能不斷從腸道排放穢氣的藥物。黃局長看見這三十多名“臭丐”與扒手混住在一起時,陰陰地笑了,心想,你們這些不怕“飛機”、“坦克”的扒手們如何應對這些能熏死人的“臭人彈”?到時候肯定要“悔過自新”,請求離監。
不料,黃局長的如意算盤又落空了。因為,在“臭丐”與扒手“同居”三天后,不但扒手沒有被“臭丐”熏倒,反而是“臭丐”被扒手熏得撐不住了。難道扒手身上散發的臭氣比乞丐還濃烈?并非如此,只是因乞丐在外尚能討到一口飯吃,他們不愿為吃現成的牢飯而聞滿屋的臭味,而扒手們實在是餓怕了,能咬牙堅挺,忍受臭氣。
黃局長連出兩招,均被眾扒手見招拆招,輕輕化解。為了將這批“瘟神”送走,黃局長在全警察局召開緊急會議,請大大小小的警官們想法把這二百多個扒手“請”出警察局。可這些大小警官們辦法想了千萬條,也沒想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驅賊之計。曹小山還引經據典地說,古時有個程咬金為吃牢飯而賴在大牢里不走,只此一人便難壞了大小禁子、牢頭,如今這二百多個扒手全是程咬金一般的人物,不是警官們驅賊無方,而是扒手們實在太狡猾了。
就在黃局長和他的下屬們束手無策之際,事情有了轉機。這天,重慶警察局雇傭的臨時勤雜工童天富在警察局大門前的黃老七補鞋攤修補翻毛皮鞋。閑聊時,童天富扯到了警察與扒手斗法的事。黃老七聞言,“噗嗤”一笑,說:“把這伙扒手請出警察局還值得弄出那么大的動靜?要是黃局長肯破費請我吃一席酒,我就有辦法讓這伙扒手一個個乖乖地走出警察局。”
很快,這話傳到了黃局長耳里。病急亂投醫的黃局長也顧不了許多了,屈尊降貴地請補鞋匠黃老七吃了一席酒,酒足飯飽的黃老七這才把他的錦囊妙計徐徐道來。
第二天,黃局長命令警察在“臨時監獄”的每間房間的窗外均架設十個高音喇叭,總共120個喇叭24小時不分晝夜地播放。播放的內容更絕,即不是聲樂也不是器樂,而是枯燥無味的“蔣總裁戡亂動員令”。這招果然厲害,這種超強分貝的噪音像來無影去無蹤的利劍直刺扒手們的心臟、耳膜;又像排山倒海的聲浪洶涌而來,將群賊統統淹沒;更像無窮無盡的蠱蟲蜂擁而至,爭先恐后地吞噬群賊的肌膚和內臟……
在“殺人于無形”的超強噪音摧殘下,二百多名扒手徹底崩潰了!他們在令人生不如死的超強聲浪中失去了斗志,乖乖地向警方舉起了白旗。黃局長作了下官樣文章,向“悔過自新”的二百多名扒手訓導一番后,將其全部釋放。群賊重返江湖后又重操舊業,大重慶的社會治安更加混亂,此是后話。
再說那補鞋匠黃老七為何能獻出“噪音計”的絕招?原來黃老七曾在一家英國人辦的舌簧喇叭廠當過調音工,有時幾臺舌簧喇叭一齊響,就能吵得黃老七和他的工友們頭痛欲裂。黃老七心想,電動喇叭發出的聲音可比舌簧喇叭大多了,如果用大音量多數量的電動喇叭來“吵”群賊,豈不一招致勝!
時間:2022-05-07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