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日行八百里
“道士日行八百里”,神術還是騙術?
在咱洪城這地方,如果某人不務正業,干的是招搖撞騙類的勾當,老一輩的就會說:“這是個搞‘彌彌教’的。”什么叫”彌彌教“?這就有故事了。
話得從上個世紀初說起。那時候四川袍哥組織,幾乎在川內每個州縣,都以碼頭為單位建有分支,首腦被叫做紅旗大管事。
洪城的紅旗大管事,是個叫文定三的。這文定三讀書不多,但任俠好義,為人公正,在洪城極有號召力。文定三有個姑父,住在離城五十里外的李桐溝。這年夏天姑父患了病,前后請了好幾個大夫,光湯藥都喝了幾大甕,可非但不見好,到了立秋,已經臥床不起,好些天滴水不進了。
文定三聞訊后,忙請了城里最好的大夫,坐了兩乘滑竿,心急火燎地趕過去。到了才發現,姑父已能勉強下床,喝下半碗米粥了。文定三又驚又喜,還以為姑父請到了杏林高手呢,沒想到姑母說,就在前天,來了個自稱朱真人的道士,只給了些藥丸,接連著服下去,身體便大好了。那道士給了藥丸后,分文未取,便飄然而去。
聞聽有此等高人,文定三不由得嘆息不止。看看天色已經晚了,便辭別姑母準備回家,剛走出院子,卻見前面竹林里,飄然而出個道士。一見那道士,姑母便高興地叫道:“這就是朱真人。”
文定三定睛一看,那朱真人鶴發童顏,戴有棱有角道冠,穿一塵不染道袍,著白底青面云靴,頸后斜插的拂塵,隨著腳步在晚風中輕輕飄拂,再加上身后蔥郁的竹影映襯,一眼看過去,真有些像從畫里走出來的神仙呢。文定三忙上前一步,作了個揖,恭聲道出了仰慕之情。
朱真人也拱手道:“貧道和青城山枯竹居士手談了兩局,回來時從此經過,想來看看吳居士的病體好了沒有。”
文定三聽朱真人如此說,心里嘀咕開了:想那青城山距離洪城,八百里還不止,即便騎上快馬,一來一往最少也得四天工夫。這朱真人上次出現,距離這會兒,前后不過三天,即便快馬加鞭,也不可能一個往返吧。這年月,啥樣的人都有。這道士,雖然懂些醫術,卻是個信口雌黃的家伙呢。想到這里,臉上就有了壞笑。
文定三臉上細微的變化,自然沒逃過朱真人的眼睛。朱真人微微一笑,也不分辯,指指頭頂紅彤彤的晚霞,沖文定三道:“文居士,天色不早了。此地距離洪城還有五十里呢,你不妨早些返程吧。貧道與居士有緣,不急在此一時。”
文定三略作客套,便起程返家了。五十里路,一行人緊趕慢趕,差不多耗了兩個時辰,回到城里,已是夜幕如蓋,星斗璀璨。剛進院里,掌燈的女傭便喜形于色地報告說,一個多時辰前,家里來了個自稱叫朱真人的道士,給了夫人一瓶丹藥,說是只要連續服上百日,宿疾定然痊愈。夫人半信半疑服下后,那腹痛居然破天荒消失了。原來文定三的妻子,產后生疾,每日傍晚時分,必定腹痛如絞。多方求治,卻全無效果。
女傭話才說完,只聽檐下已經響起了一串爽朗的笑聲,就見朱真人從堂屋飄然而出:“貧道說過與文居士有緣,這不,已先一步打攪來了。”
文定三大為吃驚!兩個時辰前,自己才和這道士別過,一個多時辰前,他怎么可能就到了自己家里?難道,這個道士真的有啥不可思議的道行?
等到在屋里坐定后,文定三迫不及待地問:“真人前腳與我別過,后腳便已到舍下,實在令人稱奇啊!敢問真人是如何做到的?”
朱真人笑道:“貧道自雍正年間修習黃老之術,歷經百載,幾無所成,惟這腳程,可視千里為咫尺也。”要是換了以往,這話只能換來文定三一聲哂笑,可今天是自己親眼所見,不由得有些半信半疑了。
這一晚,文定三和朱真人喝著清茶,說了好大一夜話。朱真人說的大多是黃老之學,文定三雖然不明就里,但對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因為不懂,反而更生敬畏;內心對朱真人的信服,更是達十分了,于是懇請朱真人多留幾日,朱真人有些為難地說:“實不相瞞,貧道此番出山,是想自創‘彌彌教’,以濟世救人,匡扶人心。近日正為此奔波,雖有心逗留,卻耽擱不起時光啊。”
朱真人說,現如今清王朝風雨飄搖,土崩瓦解只是遲早的事。聽說從此以后,坐江山的就不再是皇帝了,天下必然因此大亂。他雖然閑云野鶴慣了,但不能眼看著世人受苦啊,所以決定創建“彌彌教”,引領人心向善。
在文定三骨子里,皇帝和他祖先一般重要。前些年保路運動,好多州縣的袍哥都踴躍參加,他一想,這不是跟朝廷作對么?跟朝廷作對,還不就是跟皇帝作對?這么一來,洪城地方的袍哥,一個也沒去參加。如今他也明白皇帝九成九要滾下龍廷了,心里那個難受和凄惶啊。聽了朱真人這么一說,立刻引起了他的共鳴。他當即精神抖擻,拍著胸口說:“朱真人既有匡世救人之心,文某人袍哥人家,講的就是個義氣。沒說的,趕明兒咱就為‘彌彌教’搖旗吶喊……”
朱真人眉開眼笑道:“好好好,有文居士相助,咱就在洪城建教!”
第二天,文定三就緊鑼密鼓地籌辦起“彌彌教”。還別說,因為有文定三現身說法,加上朱真人施舍的藥丸能治病療疾,“彌彌教”很快便吸收了數千教徒。半個月工夫不到,就募集到一大筆錢。于是準備擇個黃道吉日,在登云山修建道觀。
洪城袍哥組織里,有個任紅旗老幺的叫張大江,主要是負責跑腿送信,與各碼頭聯絡。這張大江,兩腿生得又細又長,上身卻很粗壯,走起路都搖搖晃晃的,好像隨時都會跌倒。可要是一跑起來,就那么輕輕一跨,抵人家跑三步。所以洪城人都稱他“張長腿”,說他是“風都吹得倒,狗卻攆不到”。他可是對這“彌彌教”不以為然,聽說朱真人能視千里為咫尺,只認為是吹牛。朱真人聽說后,淡然一笑,當即請文定三召集洪城士紳,說是可略施“神術”,第二天就要和張大江比較一下,令他口服心服。
眾人聽說后,都急著趕來,想要開開眼界。到了第二天一早,登云山頂上修道觀的空地上,全是攢動的人頭。只見空地盡頭,前些天落成的朱真人居室前,已搭了二丈見方的臺子。臺前七只銅鑄仙鶴,嘴里紫煙裊裊,將臺子弄得如籠霧中。臺上正中,放著只銅鼎。銅鼎兩側,各立一個道童。
日上三竿了,朱真人才在鄉紳們簇擁下,出現在臺上。按照預先的約定,他要和張大江同時出發,趕往五十里外的通家山。通家山那邊,早已安排人等著。
到了約定的時間,早就躍躍欲試的張大江,立刻邁開兩條長腿,像被風帶著,剎那間便沒了蹤影。而那朱真人,看也不看遠去的張大江,依舊和臺上的鄉紳們談笑風生。直到過了快一個時辰,這才向眾人一拱手,說聲“是時候了”,成竹在胸地走到銅鼎前,嘴里念念有詞一番后,將手中拂塵一掃,銅鼎里突地騰起一團團紫煙,頓時將整個臺子都遮住了,等到紫煙散盡,所有人都瞪大了眼,只見兩個道童還木呆呆地站在銅鼎旁,而朱真人已不見了蹤影!
午時左右,有人飛快來報告,說張大江到通家山時,朱真人已在山上喝過一壺茶了。在場的人無不嘆服,朱真人從這里消失,再現身通家山,前后相隔時間,竟然不到半炷香。
通過這場比試,“彌彌教”教徒更是迅速增加,善男信女們紛紛捐錢捐物。而教主朱真人,更是被人稱為神仙了。
可還是有人不信邪,還想和朱真人比試一番。這個人,便是張長腿的舅舅李子復。
時間:2022-05-08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