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情殤小沈宛
但康熙畢竟是個大忙人,他不能天天裝病,所以在皇上駐蹕的這些個日子里,便只有納蘭,一有空就往沈宛這里跑。跑的時間長了,他和沈宛都感到有一天不見,這一天便百無聊賴,渾身不對勁,就知道兩人已是分不開的了。納蘭自從盧夫人過世后,正如他在悼亡詞中說的“自那番摧折,無衫不濕”,傷心落淚時多,還從沒有像這幾天這般快活過。而今,他覺得只有御蟬,才可以使他從喪妻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所以他便有了想娶沈宛為妻的意思。他和沈宛說了,沈宛也早已心儀他這位飲水詞人,自然是羞答答地點了點頭。于是納蘭便將一條白絲巾給了沈宛,表示他對沈宛的感情,就像這絲巾一樣潔白純潔,一樣堅韌纏綿;并答應他這次回去,一定請他的父母正式向沈家提親,然后,將沈宛和她的母親一起接到京城里去。
三、驚變
康熙這一次南巡,從江寧出來后,又經過曲阜,一直到大年除夕的前夜才回到了京城。納蘭一回到家,便向父親提出了要聘沈宛為妻的要求。但是,明珠太傅以滿漢不通婚為由,拒不答應。
納蘭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想到皇上也是很賞識沈宛的,去向皇上求情,想必他一定會成全自己。康熙自從納蘭救過他一駕之后,對納蘭幾乎是情同手足。請皇上出面,這樁婚事還不是壇子里捉烏龜—手到擒來。
康熙聽納蘭說要娶沈宛為妻,當即一口就答應了。他說:“你沒有來,朕正在找你。朕前年派你去黑龍江梭龍偵察,你將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朕今又有件緊急任務要交給你:羅剎城額里克舍意欲造反,朕將親征,所以想派你前去,再為偵察。此事非常重大,且甚為機密,非要你去辦理不可。同時,這一路都不大寧靜,還希望你能沿途多為朕做好安撫工作。這樣,你寫一封親筆信交給朕,你去為朕辦事,朕為你將沈宛接來京里便是。只等你辦完事后,朕將親自為你主婚,你盡可以放心前去。”納蘭見皇上如此恩寵,自是感恩不盡,便寫下了一封極其纏綿的信,還附了一首表示堅決愛沈宛的詞《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殃。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連信帶詞,一并交給了皇上,然后,領了圣旨,滿心歡喜而去。他心想:有了皇上親自將沈宛接了回來,以后還要親自為我主婚,這就不怕父親不許了。
只是這一趟差事,一辦就是半年。事辦完了,時間也就到了秋天了。納蘭心急火燎地往回趕,他要趕快看到他的小宛。他向皇上交代了差事后,便急不可待地問康熙:“皇上,奴才的小宛,她可好?”
康熙嘆了口氣說:“唉,別提了。朕倒是替你把沈宛接到京里來了,只是不巧被太皇太后知道了。你知道,太后早已去世,朕不能不聽太皇太后的。她把沈宛送到了白云庵,說是要為太皇太后出家,你想想,這是多么重要的身份?這一來沈宛就是太皇太后的替身,朕更不敢反對。所以請高僧為她落發剃度,并且賜名‘白云’,這已是半年前的事了。”納蘭聽康熙這么一說,頓時就倒了下去,幸虧小太監眼疾手快,一把將他扶住了。康熙說:“你這次差事辦得很好,而朕許你的事卻沒有辦到,朕十分不安。這樣,朕今賜你為御前一品侍衛,這也算是對你的一點補償。只要你好好在朕前辦事,朕今后一定對你大加重用就是。”事已如此,納蘭只好叩頭謝恩。
四、情殤
白云庵在紫禁城的西北角。納蘭騎了一匹快馬,很快便趕到了白云庵。新修的白云庵不大,他一進庵便看到了小宛。她那一頭的青絲一根也不剩,剃了個青皮腦袋,而且上面已燒了兩排戒疤。他剛叫得一聲“小宛”,便已泣不成聲。沈宛回頭見是日夜思念的納蘭,便也顧不得這是佛堂,頓時撲倒在納蘭的懷里,失聲痛哭。她喊道:“你為什么不親自去接我啊!”納蘭說:“皇上派我出差,他答應為我接你的,怎么會弄到這步田地?”沈宛說:“快別說你那什么皇上了!”納蘭見庵里人多,便掩住了沈宛的嘴,隨即攜了她的手,走去庵外的小樹林里。沈宛這才哭訴著說:“皇上倒是來接我了。我看了你的信,想也沒想便進宮了。但皇上接我到宮里來,是要封我做他的妃子。是我寧死不從,趁他不備,我一頭撞死了過去。你看這里還留了個傷疤。后來皇上讓太醫將我救了過來,就這樣,還把我軟禁了起來,逼我答應和他成婚。還是一個宮娥,因為同情我,偷偷地告訴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怕皇上走他父皇順治爺和董小宛的老路,所以就要我代太皇太后出家,還為我特地修了這座白云庵,將我押到了這里,強行剃度,賜名法號‘白云’。我是再也不能和你在一起的了!”
納蘭這才知道,皇上竟是這樣的卑鄙小人!他騙自己寫信,然后將自己調了開去辦事,為的是掃去障礙,便于他橫刀奪愛。等我再回來,他已是將生米做成熟飯了!什么賞我一品侍衛,卑鄙!他吼道:“老子誰也不侍候了!老子不干了!”一股鮮血隨著吼聲嗆了出來,人便倒地昏迷不理了。
沈宛慌著叫人把納蘭抬進了庵內,然后叫人到太傅府中送信,把仍然昏迷中的納蘭抬了回去。他的父親明珠將納蘭安頓在他的書房里。經過醫治,納蘭活是活過來了,但他誰也不理;皇上派人來看他,他竟不下床謝恩。到了第二天,丫環為他送洗臉水,推開書房門,只見床前一大攤血,人還是那樣仰臥著,叫他不理,一拉他的手,那手冰涼,已是死了多時。丫環嚇得去喊老爺,一時府里上下全驚動了,明珠太傅、夫人還有納蘭的側室顏氏,都慌著趕了來,看到納蘭仍然睜著一對大眼睛,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不由得傷心大哭。納蘭的手上還拿著一條白絲巾,這正是他送給沈宛的。只是這時那上面多了些字。明珠拿過一看,是一首調名《朝玉階》的詞。那上面寫道:
惆悵凄涼秋暮天,蕭條離別后,已經年。鳥絲舊詠細生憐。夢魂飛故國,不能前。
無窮幽怨類啼鵑,總教多血淚,亦徒然。枝分連理絕姻緣。獨窺天上月,不能圓!
落款是“薄命女沈宛再拜絕筆”。顯然,沈宛把這條絲巾還給納蘭的時候,她也已下了為情而死的決心!
可憐一對璧人,竟只有如此以死相殉,為后人留下無盡的哀悼。納蘭實現了他寫給沈宛的詞:“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從此人間春草叢中,又多了一對怨蝶。
納蘭死時,只有31歲,一代風華絕代的詞人,就這樣去了!這真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納蘭這個風流多情的大才子,竟使2l世紀的女孩子們也為他傾倒!
時間:2022-05-14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