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爪菊體”秘技
一向不得志的書法迷突然大紅大紫,想知道他的成功法寶嗎?
王大彌是個狂熱的書法愛好者,他的所有家財和業余時間幾乎都傾注其中,不幸卻連個芝麻小獎也沒得過。唯有家門口雅興文化用品店那個小老板,因為他紙墨買得勤,見了他那是比見了親叔還親三倍。
有朋友向王大彌建議,說他的書法該換換思路了,應該向偏、怪、晦發展。王大彌不以為然,說那些能叫書法么?畫幾個干樹枝,涂兩個貓尾巴,那簡直是糟蹋書法!
朋友的勸告只是更加激起了王大彌的斗志,他又從雅興扛來一捆劣質宣紙,提來一塑料桶散裝墨汁,發誓要弄出個樣兒來。
可是多半年不舍晝夜地練下來,紙涂完了,墨用干了,王大彌的書法成就卻一無改觀,他一下子病倒了。妻子忙買來他最愛吃的大閘蟹為他補身體。可王大彌病情來得猛,以至大閘蟹來不及做,就先進了醫院。
一日深夜,妻子在昏迷的王大彌病床邊祈禱:“這都是書法害的呀。老天爺呀,你就睜睜眼給他個獎吧,不然會要了他的命哦……”
“我,我不會死的,我一定讓我的書法走向……”昏迷多天的王大彌突然醒了,虛弱地說,“最近……省里……還有個書法評獎,你,快,快把我放在畫案上的書法稿寄去……”
妻子只得匆匆趕回一個月沒回的家,把畫案上的書法稿卷起,正要封袋時,發現案下的一摞宣紙上還有一張,就看也沒看也封進去了。
病床上,王大彌整天念叨著評獎的事。妻子怕他再受打擊,一心巴望評獎結果出來得越遲越好。可有一天,女兒一進病房就大喊:“媽,我爸的書法得獎了!”
妻子趕緊將王大彌喊醒了,把這特大喜訊告訴了他。病得奄奄一息的王大彌頓時像吃了靈丹妙藥,一下就坐了起來,說:“走,出院!”
不管妻女如何勸阻,王大彌還是第二天就出了院。他拿著一等獎的獎狀激動得熱淚盈眶,但一看隨獎狀退回來的作品,心就涼了半截——這不是自己的作品啊!自己絕不會寫這樣的東西!只見紙上的圖形像螃爪,像菊花,又有好多細線連著,很仔細地看,才能看出圖案像某些字的字形。他想,肯定是組委會的人將作品弄混了,把別人的作品誤當成了他的!
王大彌很懊喪,人家的作品人家早晚會認回去。但奇怪的是,一個月過去了,卻沒人來認作品。后來省書法家協會把獲獎作品制成照片登在了省報上,也沒人來認。而且,這幅標有王大彌名字的作品,大受歡迎,本地外地求字、買字的電話鈴響個不停。王大彌心里很不是滋味,這不是自己的字,他也不會寫這樣的字,他決定親自到省里說明情況后退獎。
就在要去省里的前一天,妻子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她打掃衛生的時候,發現床下還有半幅這樣的書法,雖然這半幅比得獎的那幅更亂些,但絕對出自同一家手筆。這就怪了,是誰跑到他家里寫的?難道是神仙指點來了?
王大彌和妻子百思不解,就在家里四處查找。結果這樣的書法沒再找到,卻在大立柜下發現一只死了的黑螃蟹。王大彌心想,這是哪國螃蟹呢?難道是非洲的?但只知道非洲有黑人,卻從沒聽說有黑螃蟹啊,于是順手將它扔進了痰盂,卻見痰盂里的水登時黑了——原來它身上的黑色是墨染的!
王大彌心中一動,忙用手捏起螃蟹,在那半張奇怪的書法上比對了半天,然后仰天大笑起來:他知道那張怪書法的來歷了!肯定是他和妻子去了醫院后,放在桌上籃子里的螃蟹爬出來尋吃的,不小心掉進了墨池里,然后又從墨池爬到掉在桌下的宣紙上,并在上面爬出了這些似字非字的圖形……巧的是,王大彌妻子在收拾參賽作品時,誤將其包進去了,沒想到竟得了個一等獎!
面對眾多的求字買字者,王大彌為難壞了:自己拿什么應付那些求字買字的人?
妻子說,你真是個書呆子,既然是螃蟹找的麻煩,就還讓螃蟹去應付啊。于是,妻子買了些螃蟹,夜里關起門來,將螃蟹們丟進墨池里泡了,再放它們在宣紙上爬,然后從其中挑出幾張隱約像某些字形的,蓋上印章掛了出去。第二天,人們為爭買這幾幅“字”還差點打起來呢,說這是世上罕見的“螃爪菊體”書法。
問題是,螃蟹的爬字成功率太低。又是妻子想的辦法,用夾子夾住螃蟹的一只爪,引導著它按某些字形爬,這一來,成功率就高多了。王大彌在當地聲名鵲起,真是要名有名要利有利。
可新問題又來了,人們見王書法家從來不當場潑墨,就開始說三道四……王大彌非常苦惱,悔不該當初將錯就錯。怎么當場潑墨?難道拿一只螃蟹去,攤張紙讓它在上邊爬?
看著丈夫坐臥不寧的樣子,妻子就笑:“虧你還練了這么多年書法,你不會跟你的螃蟹老師學學,用筆按螃蟹爬的路數,苦練一段時間。”
王大彌一聽有理,就很認真地練了起來。練了一段,雖然與螃蟹爬的樣子尚有距離,但也很像那么回事了,應付一下當場潑墨應該沒問題,但在家里他還是偷偷讓螃蟹上陣。
一天他買來七只螃蟹,夜里把它們在墨池里泡了,操作了半夜。第二天一早卻發現螃蟹少了兩只。
他忙院內院外地找。一出院門,他差點暈倒,因為他見一個鄰居手里正提著一只墨黑的螃蟹,對幾個圍觀的人說著什么呢!他偷偷一聽,才徹底放下心來,原來那人說的是:“怪不得人家王大彌成了書法大師呢,看,人家吃螃蟹都蘸墨汁哦!”
時間:2022-05-27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