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丐
二、硯丐奪大寶
俗話說得好,徒弟領進了門,師傅就丟過了墻。三年一過,何老板手藝學會了,再加上此時,時局更加動蕩,共產黨的大軍漸逼江南,大上海的有錢人都尋思著變賣家產攜資外逃,店里的生意出現一邊倒,只有人賣硯,沒有人買硯。這一天,他便停了齋粥,并把老叫花子請到店里,用托盤端出一封銀元,長嘆一口氣說:“老人家,你看這大上海亂的,我這店怕也開不下去了,這是一點盤纏,夠你老回鄉養老……”
老叫花子一看他這架勢,把那只從不離身的破銅大碗往腋下一夾,一聲不吭地就走了。這一天,一個身穿馬褂、頭上還梳著長辮子的糟老頭帶著一方石硯,躲躲閃閃地進店里來了。何老板一看,這不是上海灘鼎鼎大名的前清遺老姚翰林嗎?
何老板接過硯臺一打量,這方硯臺足有一尺方盈,硯額部分為鏤空透雕。正中一扇皓月為門,半開半掩門上桐陰垂蔓、蒙絡搖墜,左側一少女纖手持花,門內芭蕉叢生,湖石抱立,門前的硯田如同一泓墨湖,波光粼粼。在硯左的上方刻有四句詩:剩水殘山景,桐檐垂軸庭。女郎相顧問,匠士運靈心。竟然是乾隆御筆親題。
何老板越看越心驚,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乾隆歙雕桐陰仕女硯”?他壓下狂跳的心,不動聲色地問:“姚翰林,這方硯你想賣多少錢?”
姚翰林苦著臉,也不說話,只用手比畫了一下,要二十根金魚兒。何老板心里想,這方歙硯如果是真的話,足以抵他這些年所收藏的所有石硯,二十根倒也不貴,他一時拿不定主意,又拿起石硯按照老叫花子教他的五字鑒定法仔細揣摩起來。可他翻到硯臺背部一看,卻發現有一行小篆:揚州吳門顧氏三娘敬制。
何老板一看,啞然失笑,他清楚記得硯譜上記載,揚州吳門顧三娘是清乾隆年間制硯名家不假,可她因為是女流之輩,制硯從不留款。何老板一想到自己差一點就上當了,毫不客氣地說:“想不到鼎鼎大名的姚翰林,到老了連清名也不要,竟拿一個西貝貨來糊弄人。”
姚翰林一聽,一張老臉頓時血潑一般:“你……你別血口噴人,這歙硯是我當初金榜題名時,宣統爺賜給我的,怎會有假?”
正在這爭得不可開交時,老叫花子突然沖進店來,抄起案臺上這方石硯掂了掂,就大聲說:“這石硯我買了!”
何老板一看,氣不打一處來:“你買?你一個要飯的也不怕閃了舌頭,人家開口就是二十根!你買得起嗎?”
老叫花子從腋下把那只污穢不堪的討飯碗,往姚翰林面前重重地一放,說:“姚翰林,你見多識廣,我這可是一只金飯碗啊!應該值個二十根吧?”姚翰林端起大碗,用袖子一擦,失聲驚叫道:“紫金的,值!值!值!”
這一下,輪到何老板瞠目結舌了,這老叫花子不僅懂硯,而且還懷揣著一只金飯碗討飯吃,看來這硯臺是真的。他連忙伸手將案臺上的硯臺按住,趕緊說:“姚翰林,這硯臺我出三十根,要了!”
這姚翰林也是個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他把牛眼一瞪,沒好氣地說:“寶賣識貨人,你現在就是出一百根我也不賣!我就愿意拿我的寶貝換他的破碗,你管得著嗎?”說著,撥開他的手,把硯臺往老叫花子面前一推,說:“成交!”
看著這兩個老東西揚長而去,何老板氣得差點吐血。
三、硯丐指明路
這天夜里,老叫花子躺在城隍廟偏殿里正在睡大覺,突然,幾個大漢闖了進來,一根繩子將他綁成了肉粽子,一麻袋把他扛到了一間密不透風的暗室里,從他身上搜出那方歙硯之后,既不殺他也不放他,而是拿著刀子逼問他是怎么看出這方歙硯是真的。盡管他們頭上套著百樂門舞女常穿的絲襪,說話憋著個嗓子,老叫花子一看,就認出了他們幾個是“歙硯齋”的伙計。他又好氣又好笑地沖著里間一扇緊閉著的門,喊:“何老板,明人不做暗事,你就出來吧!”
何老板紅著臉,訕訕地從里間走了出來,說:“我并不想貪你的歙硯,也不是想害你性命,只是想嚇嚇你,讓你說出你鑒定歙硯的不傳之法呀!”
老叫花子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何畢修啊何畢修!這三年,不是我不教你,說給你聽,你也是學不來呀!”說著,他拿起這方歙硯說:“你知道你為什么會看走眼嗎?是因為你一看到這方石硯就被它精美的雕工所吸引,又被乾隆御用的價值所震撼,繼而又被所謂的典籍教條所左右,于是你就患得患失,讓金錢迷惑了你的判斷。而在我眼里,不管是歙硯、端硯還是洮河硯,都是石頭,它們產地不同,自然石質有別,輕重不一,手感不同。就拿這方歙硯來說,我曾跟你說過,歙硯產自婺源的歙溪,以河中天然卵石為佳,自南唐時幾乎采盡,后世的歙硯多是山中開采的石料,而這方石硯就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天然卵石雕制的。你也不想一想,誰會用這比金子還貴的石頭造假?”
何老板聽了,喃喃自語:“天下人皆為利而往,世間能有幾人有你這樣的心性,把價值千金的名硯,只當成不同的石頭來分辨?你這法子我真是學不來!”
老叫花子笑呵呵地說:“你這人雖然慳吝狡詐,但還算良知未泯,你趁著亂世坑蒙拐騙到不少歷代名貴歙硯,但你只進不出,知道不賣給外國人,也算護寶有功,不然,我老叫花子也不會死乞活賴地幫你,讓你放齋三年。”
何老板一下子清醒過來,有點不相信地問:“你讓我放齋,是幫我?”
老叫花子白了他一眼說:“你以為你一天一斗米的粥,就能讓這城隍廟上千乞丐活命了?我是讓他們吃了你的嘴短。你知不知道從日偽時期到現在,有多少人打你存在庫房里歙硯的主意,是他們日夜暗中幫你守護,才保全到今天。”
何老板一聽,才恍然大悟,朝著老叫花子深深地一揖,又苦笑著說:“唉!保全到今天又有什么用?眼看這城就要破了,這幾天很多人來找我,美國人叫我去美國,英國人要我去香港,國民政府勒令我去臺灣,我這幾十年積攢的寶貝,還是要離開故土,流落海外,我不甘心啊!”
老叫花子饒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說:“正所謂亂世藏金,盛世藏寶。你要想你的寶貝歙硯不流失,我倒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老叫花子指了指北邊。何老板大驚失色地說:“你讓我投共?”
老叫花子正色道:“我叫花子一生漂泊,世事算是看明白了,這共產黨得民心,天下必然大定。”何老板禁不住心動,但又苦著臉說:“可現在國軍四門把守,沿途設卡,我帶著幾百方歙硯又怎么出得了城呢?”
老叫花子笑著說:“你想出城也不難,只要你明天一早再放齋一次……”
第二天,“歙硯齋”前又是乞丐云集,幾百名大小乞丐在老叫花子的支應下,每個人喝了一碗粥,又領了一張厚厚的蔥油大餅,四散而去。何老板關上店門,也換上乞丐服,領了一張油餅,隨著出城的難民一路有驚無險地出城而去。幾天后,何老板在蘇北一處指定的破廟里,陸陸續續、一個不少地等來了老叫花子和幾百名乞丐,他們將沿途舍不得吃的油餅扒開,一個不落地將一方方歙硯還到他的手中。
后來,何老板將幾百方歙硯贈給了新成立的人民政府,這些歙硯至今還躺在博物館里永傳后世。上海解放后,何老板又回到上海,一有空就到城隍廟一帶百般尋訪老叫花子,想給他養老送終,可他一直杳如黃鶴,不見蹤影。何老板感慨地說:怪不得世人說,俠義總出屠狗輩,異士總在乞丐行,看來,老叫花子真是隱世異人,飄渺如孤鴻,可遇不可求!
時間:2022-11-05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