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候,每個人的青春應該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有不一樣的精彩,在青春中我們追逐夢想,實現自己的成功,高考無疑是青春中最具有紀念意義的一件事,下面就是一篇有一種青春叫高考散文,大家欣賞一下。
六月,是畢業季。六月,高考是個熱議詞。
突然想寫點什么,有關青春,有關夢想,有關奮斗,有關高考,有關自己,有關別人。
Part1
2013年6月8日晚上10時
距離高考結束已經有5個小時,我剛剛打印好選修課《綠色食品概論》的課件以及英語四級考試的一些相關復習資料,回到宿舍,五個舍友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有的在看韓國綜藝節目,有的在瀏覽微博,有的在逛淘寶、看偶像劇,還有一個握著手機在跟男友竊竊私語……你不用驚訝,這是我大學生活很熟悉的一個場景,尤其是在一場考試結束之后。多么享受、多么輕松、多么自在,而我已經熟視無睹。你也不用多想,我之所以下宿舍樓打印資料,僅僅是因為明天選修課開卷考試要用到PPT,而此前我連課上講了什么內容都不知道,16周的選修課程只象征性去了3次……
2013年6月8日下午2時30分
此時我正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沓資料。看到不懂或有疑問的地方跟旁邊的同學小聲討論一兩聲,而隔壁的女生桌上正擺著一本?《食品微生物》,鏡頭拉遠一點,你會看到教室里的學生們都在認真的學習,或安靜的看試卷,或涮涮涮的寫著一些簡答題的答案,或默默地背誦著譬如“菌落”、“滅菌”、“菌種的衰退”、“放線菌”等一大堆名詞解釋。一幅求知若渴、求學上進、勤奮好學的“奮斗圖”。請你在拉遠鏡頭,自動屏蔽所有的你聽到的聲音,眼睛往講臺上看。你看到什么?哦,講臺上老師正聲情并茂地為你講著“6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沒錯,此時,我們正是在《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一公共基礎課的課堂上,而接下來的4時30分—6時30分,《食品微生物》開考,所有的同學都在這節課上做著備考工作……
2013年6月7日中午12時
剛上完游泳課回來,洗了澡,一身清爽。校園廣播響起,有關高考。有同學致電預祝復讀的同學高考順利,有人點歌未參加高考的學生加油打氣,兩位主持人甚至津津有味地討論了當年參加高考的心情與現在的感悟……
打開電腦,微博上一大堆有關高考的信息。廣東高考作文新鮮出爐;某一考場女生因痛經昏迷一男生抱著去醫務室;交通,為高考考生讓道……有關高考的話題,年年有,年年相似年年新,煩冗復雜。
一位同學在微博上寫道:“當年參加高考的經歷記憶深刻。緊張的連睡覺也睡不好……甚至在考完之后,第一個晚上,依然是睜著眼睛度過的,即便是徹夜狂歡也不能消除內心的復雜心情,好像有什么堵在了心口上……”
而有同學說道:“高考其實也沒什么,有什么好緊張的,閉上眼就過去了。”
還有一位網友發微博“姐姐當年參加高考時是很輕松的,所以今年參加高考的弟弟妹妹們也不用太緊張啦,很容易的。”
全世界都在關心高考,包括我們這一群大學生。
而高考,已經是屬于大學生的過去式了。
Part2
2013年6月,我已是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一名大二學生,而且很快,就是大三的“老人家”了。兩年的大學生活,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成長是必然的。只是,偶爾停下來認真想一想,總覺得少了一點什么。
而大二這個學期,一直在思考中度過。
前天,進到高中同學Ann的空間,看她寫的文章,看她畫的畫作,看她拍的照片。曾經聽她說過,要買單反學攝影,因為太喜歡用照片紀念一些時光;要至少成為一名作家,所以現在她寫的文也早已不是當初的小女生的滿腹心事,強說新愁,而是開始品論一些書籍、電影、一些人和事,朝著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方向而去;畫畫進步了許多,人體素描、靜物素描、中國水彩畫也頗具個人特色。總感覺她一步一步朝著一條大路遠走,那么果斷,那么決絕,那么完美。我留言感嘆她的夢想已經看得到曙光,而自己卻在傷感,大學虛度了,羨慕她的人生……。她給我回復:“其實我所做的你都能做到的,只是你沒有去做而已。用不著去羨慕別人的人生,因為有人也在羨慕著你。其實我對自己的大學也有著諸多不滿……”
我不置可否。
2013年5月,趕在青年節前,陪伴了一代人成長的熒幕明星趙薇執導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引發了一場對青春的追憶狂潮。有關青春,有關夢想。或轟轟烈烈,或平平淡淡,或激情昂揚,或自由奔放。華南農業大學報采寫了一系列的相關報道。曾經指導我們新聞寫作的成俊師兄,成功入選“2013上海國際車展注冊大學生記者”,同校藝術學院的10級一個師姐,在第七屆中國大學生服裝立體裁剪大賽中摘銅奪銀……在廣場上一遍又一遍練習滑板動作的滑板愛好者,騎著自行車旅行的自行車協會成員……一路上有多少艱辛,有多少付出,有多少失敗,簡簡單單的一篇采訪稿,怎能說清道盡?一個羨慕著別人的人永遠不會知道成功者背后的故事。
2013年3月,我偶然瀏覽了小妞的一篇日志。她寫道“在斯里蘭卡,與志愿者們一起度過了第一個不同凡響的春節……”小妞,這個曾經與我共事,一起在校通訊社新聞部學習和奮斗的河南女孩,已經走上了一條與我越來越遠的道路。去國外做志愿者、在河南一家報社實習、參加紅樓夢研究會、輔修廣播編輯專業、去長沙參加文化討論……我已經追不上她的腳步。
看別人的大學,很自然地與自己的大學生活對比,然后會生出許多感慨。在同一個起點上,有些人以敏銳的感知力和準確的判斷力,毫不猶豫地設計并定位好自己人生的方向和位置,一步一步朝前走著,不慌不忙,不緊不慢,積極而充實,精彩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