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終身學習LifelongLearning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即我們所常說的“活到老學到老”。
一、定義和內涵
主動學習,意指把學習當作一種發自內心的、反映個體需要的活動。它的對立面是被動學習,即把學習當作一項外來的、不得不接受的活動。
主動學習的習慣,本質上是視學習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愿望,堅持不懈地進行自主學習、自我評價、自我監督,必要的時候進行適當的自我調節,使學習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具體地說,主動學習的習慣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涵。
一、是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這主要體現在處理好學習的每個細節,盡量不需要別人的提醒,做好自我管理。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愛”學習者,所以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有時也需要別人的提醒和幫助。
二、是對學習有如饑似渴的需要,有隨時隨地只要有一點時間就要用來學習的勁頭。魯迅說,他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讀書上。他還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會有的。事實上,一個人如果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他就永遠不會抱怨時間不夠用,因為隨時隨地,只要有空閑,他首先想到的事情總會是學習,這樣就能把零散的時間都利用起來。
三、是對自己的學習及時有效地進行評價。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習水平在不斷變化,其興趣和愛好也在不斷地變化。對這些方面進行評價和審視,不僅有利于保證學習的速度和質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證學習方向的正確。
四、是主動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和需要。我們身邊的環境并不由我們自己決定,當一個人總在抱怨周圍的環境是多么不公的時候,他的注意力十有八九已經脫離了學習本身,他的能力也將浪費在抱怨中。適應不同的環境,不僅是主動學習的表現,也是鍛煉多種能力和豐富人格力量的機會。
五、是遇到困難堅持不懈。多數人的學習不會一帆風順,遇到困難能夠堅持下去,是主動學習的重要內容。
六是要正確對待別人的幫助。常常有人抱怨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父母幫助得不夠,或者是父母沒給自己請到好家教之類。其實,如果我們稍微細心觀察,就能發現,越是學習好的學生,越是有思想的人,對別人直接幫助的需求就越少,越能更多地自己埋頭鉆研。別人的幫助,對他們來說主要是提供不同的信息,拓展自己的視野。
二、培養要點,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
首先要培養對學習如饑似渴的需要。只有形成了這種需要,才能主動去尋找和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學習資源,并能戰勝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其次,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獨立、認真、扎實地做好學習中應該做的每件事情,解決好學習中遇到的每個問題。
再次,學會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每個主動學習者必需掌握的基本步驟之一。有正確的自我評價,才能弄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況,既知道自己的優勢,也知道自己的缺陷。這樣既有利于發揮自己的長處,也有利于對自己的弱勢進行改善和提高。
另外,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世界上的聰明人不可謂不多,但成功者卻相對寥寥,究其原因,多數人并非智力不及,而是沒有面對一再受挫的勇氣。不斷探索的習慣一、定義和內涵
不斷探索,就是在未知的領域里,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憑借自己的發現和尋找進行學習,多方尋求答案,解決疑問。
培養要點,培養不斷探索的習慣
首先要對周圍某些事物、現象,對聽到和看到的觀點、看法有濃厚的興趣。如果周圍的任何事物和現象都引不起你的絲毫興趣,不能令你有所感觸,不能讓你心動,那就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探索。探索首先來源于興趣。除了興趣,最好能有物質的條件和準備,如相應的場所和工具。比如對于實驗科學,如果能有一個實驗室,是再好不過的。
培養不斷探索的習慣,還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信息資源。信息資源,既包括人的方面的資源,也包括知識方面的資源。就人的方面的資源來看,遇到一位能夠看到你潛力的伯樂,他能帶你走上一條成功的道路。培養不斷探索的習慣,還要對新事物有開放的心態。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這里了。
時間:2021-12-02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