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誤區導致陷入題海戰術及考場問題解決方法
高考總復習中常見的“癥狀”及解決方法
舊錯屢犯,成績難提高
癥狀1
表現:沒有找出犯錯的根本原因,而是一味認為自己沒有記住。
口訣:分析錯題、追根求源,反思錯題、塞翁失馬。
不注意知識系統化
癥狀2
表現:沒有系統,各種知識間彼此孤立,各部分內容復習到什么程度,心中無數。
解藥:梳理知識、形成線索,串聯線索、結成網絡。
根據個人喜好下功夫
癥狀3
表現:對喜歡的學科格外用功,對不喜歡的科目漠不關心。
解藥:優勢學科穩步提高;弱勢學科強行入軌。
癥狀4:不注重抓學科體系重點
Vol.01
表現:希望各個知識點面面俱到學透,最終的結果卻是樣樣抓不牢。
解藥:合理取舍,深化重點,追蹤熱點,有的放矢。
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癥狀5
表現:很努力,但成績提不上去。
解藥:首先要明確看書和做題的三重境界。
1.看書的第一重境界是“記”
記住書上所講的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關知識的意義。
2.第二重境界是“聯”
將現在所學習的知識與已經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整理知識組成系統。
3.第三重境界是“歸”
獲得的知識經驗與書本知識聯系起來,回歸到書本上去。
患得患失,考前心態失衡
癥狀6
表現:高考臨近,有些考生精神過度緊張,甚至病倒
解藥:
1.休息調整是必要的,但必須是微調,特別要把興奮狀態逐步調整到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
2.注意合理飲食,進考場后就要信心百倍,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要慌張。
口訣:調整心態、保持平衡、放松心情、緩解疲勞、合理飲居、亦張亦馳。
學習計劃不合理
癥狀7
表現: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無安排無計劃
解藥:
1.階段性計劃,即對一個時間段的學習的大體安排。
2.階短期計劃,考生可以非常具體地設定自己的時間安排,它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3.即時性計劃,它是對現實時間的安排,完全控制一天的時間,知道自己相當短的時間內要做哪些事情。
口訣:分段計劃、科學有序、保證落實、嚴格執行。
高考備考策略:四大誤區導致陷入題海戰術
無數高三學子正在題海中拼殺、苦熬,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效果卻不好。如何走出高三習題的“海洋”,提高學習效率?
四個誤區導致陷入題海
以下內容分析了陷入題海的四個認識誤區:
誤區1.用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成績越好。
這是最大誤區,保證學習時間并不能保證成績。不在于學了多少時間,而在于學會了多少。不少高三學子“挑燈夜戰”,經常熬到凌晨,此時大腦已經很疲勞,效率可想而知。懂得勞逸結合、適時休息和鍛煉的人,是高三學子中的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題海的標志。
誤區2.課堂上聽明白了就認為自己會了。
老師講過的題目,考試時類似,可條件變一變,很多人就又不會了。就像高考(微博)題,學生會覺得似曾相識,但不一定能考高分。問題就在于“聽明白了”是老師的講授,學生聽課時被動地接受,沒有經過自己積極主動的思考。因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貌似聽明白了,碰到新問題新情境還是不會。
誤區3.做習題追求答案,重結果不重過程。
一些學生做題,得出答案就結束了,沒有反思,沒有歸納,沒有總結,沒有舉一反三,過分追求結果,不重視解題的思維過程。其實,把思維過程整理和展示出來是學習的好方法。要學會用慢鏡頭展示思維的關鍵處,學會用放大鏡放大思維的細節。平時在這些地方花時間“感悟”一下,使這種思維方法形成習慣,復習效果妙不可言。
誤區4.題目做得多收獲多,重數量輕質量。
不少學生潛意識中認為習題多做多得,其實不然。反思一下,歷屆高三學子一年里要做多少題?有多少題目是白做的?這里要學會舍棄,偏題、難題、怪題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果斷拋棄,要重視做題的質量而非數量。
時間:2022-02-06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