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題時"多寫"未必"多得分"
一、把握規律,精準備考
1。平和平穩,公正公平:近幾年,從難度和均分來看,江蘇高考數學Ⅰ卷難度系數穩定在0.6(均分96分)左右,平穩中有變化,平和里含創新。試題樸實大方,重本質而輕外形。命題秉承“原創為主,改編為輔”的格調,知識點不超綱,原創題能圍繞考生熟悉的情景來設置,改編題則源自課本,給學生似曾相識的親近感。
2。突出主干,落實四基:高考既是選拔性考試,也是檢驗考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的試金石。試卷中的關鍵試題,如11-14題,17-20題,基本都圍繞高中數學的主干內容(如函數、數列、解析幾何、立體幾何、三角與向量等)進行命制。試題順序的編排遵循考試心理規律,契合考生考試習慣。起點較低、入口寬泛、從易到難。試卷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考查。這樣的考查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解題信心,保證各個能力層次的考生均能學有所獲,取得一定的成績。
3。關注素養,適度創新:“上手容易深入難”,縱觀歷年評價好的數學卷,都體現了這個特點。江蘇高考數學試題注重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相結合,注重解法的多樣性和不同解法效率的差異性。在難題的設置上,各個小題的難度層層遞進、螺旋上升。這樣的命題設置,既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又能有效區分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數學素養,讓綜合能力優秀的考生脫穎而出。
二、合理規劃,高效作答
1。規劃預設目標:高考數學試卷Ⅰ卷的滿分是160分,但不同考生的實際“心理預設滿分”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而定。“心理預設滿分”應該是在舍棄掉那些毫無機會得分的試題后,那些有能力、有機會做對的試題的得分的總和。考生應認真統計歷次重要模擬考試的小題得分情況,對自己各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排查,預設不同知識點、不同題型、不同位置試題的得分目標,從而規劃適合自己的“心理預設滿分”。合理的定位,恰當的預設,能有效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樹立信心,挖掘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應有的水平。
2。規劃答題節奏:每個學生的預設目標不一樣,考試時需要完成的答題總量也不一樣,故每個學生的答題節奏應該有個性特征,不宜盲目跟風。每個學生應該在最后復習階段形成自己穩定的答題節奏。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填空題大約需要多少時間?三角、立幾解答題控制在多少時間范圍內完成?解析幾何、應用題的得分目標是多少,需要分配多少時間?壓軸數列、函數綜合題需要做到第幾問,分配多少時間用以攻克比較合理?以上這些問題必須進行一個統籌安排,從而確定適合自己的答題節奏。答題節奏的規劃必須以確保答題正確率為前提。
3。規劃答題路徑:答題需要智慧,這種智慧體現在方法的選擇、答題路徑的合理規劃上。例如,作答解析幾何試題時,是設點還是設直線?這需要根據具體試題而定。在設點的前提下,答題路徑是怎樣的?其中運算最為復雜的節點在哪里?這種運算是不是你熟悉的?同樣設直線又怎樣?在對不同方案進行簡單比較、規劃以后再動手操作,必然會事半功倍。再如,作答應用題,建模時是設角參、數參還是點參,均需要思考不同建模方案背后的答題路徑,比較以后再操作。考試最忌諱毫無規劃,盲目求解,否則費時費力,得不償失。
三、講求規范,顆粒歸倉
1。填空題基本答題規范:填空題的答案必須根據設問的要求針對性作答,若所求的對象是集合,則答案必須以集合的形式呈現;若求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則要將結果寫成集合或區間的形式;若求圓的標準方程,則不能寫成一般方程;若所求值為分式或分數,則要化為最簡形式;填空題的書寫要清晰規范,不得潦草、模糊,要便于閱卷教師評判辨認。
2。簡單解答題答題規范:三角函數解答題作答時過程要完整,原始公式、變形過程、數據代入、結果呈現,要環環相扣;推理過程要嚴謹規范,符號取舍時要說理清晰,不能憑感覺簡單隨意;確定一個角的值時,要結合角的范圍準確定論;作答立體幾何試題時,每個結論的得出要有理有據,不得含糊;每個邏輯段的推理條件要完備,缺一不可;前后邏輯段的聯系要緊密,無關信息不得混入;過程書寫要清晰,重要結論不可出現筆誤。
3。中檔解答題答題規范:應用題命制依托于實際情境,解答時應有必要的文字說明。解答時要注意單位統一,要檢驗是否符合實際情況,解答結束要根據實際問題作答。解答解析幾何試題時,特殊情形要單獨說明。運算變形過程要完整細致,不可出現假證現象。
4。復雜綜合題答題規范:復雜綜合題的規范性表現為思維的嚴謹性、說理的條理性。函數綜合題要慎用數形結合,結論的得出應根據嚴謹的邏輯推理得出,而不能簡單地依賴于圖形的直觀。求證等差等比數列問題時,要嚴格按照定義。運用一些特殊的結論幫助解題時,需將它視作引理進行證明。
臨近高考,考生們要把握規律、合理規劃、規范作答。不貪則喜,穩中求勝,同學們必將考有所獲。
作者簡介:
曾榮,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數學教研員,正高級教師,江蘇省高中數學特級教師。
高考沖刺:答題時"多寫"未必"多得分"
考試是考生與考題、考生和閱卷老師心與智的較量,一些小技巧可以贏得閱卷老師的同情與好感,幫你在考場上多得幾分,而在高考這場“一份干掉一千人”的較量中,每一分,都值得考生用盡一切合法合理的“手段”去竭力爭取。所以就有了“多寫多得分”的秘訣,尤其是對于文科科目。
然而,凡事都要有度,超過了這個度,就可能畫蛇添足、弄巧成拙!
高考沖刺:答題時
看到上面這份試卷,請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第一、如果你在炎熱的夏天一天工作8小時,連續對著電腦看了五六天時,看到這份試卷是什么感覺?
第二、你能否能在7秒鐘從某一問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第三、如果你沒有第一時間找到想要的答案,你會怎么給它打分?
好了,老師給你揭開謎底:
其實這是一位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的試卷,我們來看這份試卷的第40題,這道題的第一問得了9分,失了3分;第二問得了5分,失了5分,,兩問一共失掉8分,失分較多,除了該生審題原因外,主要的失分是由卷面導致的,因為在要求改卷速度的前提下,改卷老師沒有第一時間找到想要的答案,所以根據“顏值”給它打了個“保險分”、“平均分”,而老師改這份試卷的試卷,一般不是平均時間,而是低于平均時間就已經打出來一個“差不多”的分數了,因為老師沒有那個耐心去給你找答案。
高考沖刺:答題時
再來看看,這是班里“最后一名”同學的試卷,由于非常清晰,他的11分的題目得分是9分。雖然熟悉這兩位同學的老師知道他們的差距,然而,在“外人”看來,卻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印象,從而在和閱卷老師的“對話”中,第一位同學完敗!
由此看來,“擦邊球”、規則范圍內的“合理沖撞”,并不適合每一個人,需要謹慎使用,一般來說,成績下游的同學要以“量”取勝;成績中上游的同學,要以“質”取勝。
成績較好的同學,企圖以多寫去獲取老師的“同情分”,往往會弄巧成拙,得不償失,這是因為:
第一,試卷多數是踩點給分。這樣的試卷,老師往往找不到點。即便里面有要點,但是老師也沒有耐心去找,往往根據“顏值”給出一個分,可悲的是,這份試卷的“顏值”非常低,所以,即便答得很好,也可能失分!
第二,得高分的試卷,是經過合理設計的。條理分明的卷面加上簡明扼要的答案,才是老師心目中的理想答案,這時候的試卷,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高考沖刺:答題時
當然,這份試卷也有弊端,就是右側寫的過于滿了,這樣存在一個隱患:萬一答案寫錯了或者寫少了,后面又檢查出來了,這時候只能干著急,所以,右側應該留有1/3左右的空白,這樣做的好處是這樣的:
高考沖刺:答題時
別小看了這一點,可能就會多得2分呢!
所以,好的試卷,并不是寫的多的試卷,而是要做到“一語三化”:
1、提示語:既能提醒老師,又能提醒自己,別有漏答。
2、段落化:寫出一段,沒有老師有耐心去給你找。
3、序號化:標出序號,多替改卷老師想想,會讓改卷老師喜歡你的試卷;
4、要點化:多寫,不是亂寫,要做到——點多、話簡、面全!
時間:2022-02-23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