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等微信刊物發表了一篇《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 天理難容》的文章,記錄了當代大學生被手機奴役的種種現象,指出在這個就業壓力巨大的時代,同學們卻不學技術、不會人際交往,畢業即失業就不是危言聳聽。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的應用越來越廣,它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跟隨著一些困擾。比如說大學生沉迷于手機,用其打游戲、購物、聊天……能玩就不聽課,能吃零食就不去吃飯,能撐得住就絕不早睡……大學生慢慢變成了被手機控制的人。
"/>
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等微信刊物發表了一篇《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 天理難容》的文章,記錄了當代大學生被手機奴役的種種現象,指出在這個就業壓力巨大的時代,同學們卻不學技術、不會人際交往,畢業即失業就不是危言聳聽。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的應用越來越廣,它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跟隨著一些困擾。比如說大學生沉迷于手機,用其打游戲、購物、聊天……能玩就不聽課,能吃零食就不去吃飯,能撐得住就絕不早睡……大學生慢慢變成了被手機控制的人。
許多學校為了減少學生們上課玩手機的現象出了不少主意,比如上課前收手機,舉辦“讓手機遠離課堂”的主題團日活動,出臺課堂紀律規定和懲罰措施。但這些活動過于強制,有可能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學校可以更多的組織各種活動,循循善誘中啟發學生,比如舉辦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手機過度使用的危害,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紀律與教育相結合才能更好的樹立良好校園風氣。
微博上經常有學生說,期末成績最好
的并不是那些刻苦學習的孩子而是那些會背重點的人。大學生的期末考試大部分就是老師劃好的知識點,很多學生就會放棄平時的學習。老師可以將平時與期末成績掛鉤,比如加大課堂發言、平時表現的成績比例,讓學生更多的投入課堂。老師除了制定相關制度,也需要提高課堂的質量,學會吸引學生,講解有意義的東西,讓課堂變的充實有內容,讓學生有興趣愿意聽。重慶一位大學老師在開學的時候就與同學們簽訂合同,對甲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了明確規定,比如學生不遲到玩手機,老師不啰嗦講課有意義等,雙方平等的履行職責。
大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遠離手機主要是靠自己。首先可以給自己心里暗示,減少使用次數,上課就靜音或者關機。其次就是上課減少與他人的聯系,可以在下課利用書信等方式聯系,不要認為全世界都在聯系你,你又不是大老板沒有那么忙的。之后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明白當今社會的就業壓力,只有學好技術有專業修養才能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認真上課積極并參加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知識也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為今后的工作中打好堅實的基礎。明白學習的意義,調動自己的積極性提高意志力才能更好的做到控制手機。
學校的制度管理、老師教學的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這些都是為了讓大學四年更加充實、讓學生學有所得。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就應該放下手機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的時候,就應該放下手機歷練。放下手機,跟著太陽的作息去起居生活,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領略世界,像候鳥一樣去遷徙,并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