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向學校捐贈蔬菜,被質疑不符合大學生行為
上學的時候,每個學校幾乎都有過這樣的標語“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我為傲”,學生從入學后就會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素質教育讓學生懂得感恩老師,感恩母校。
我們能夠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畢業生在畢業后向母校捐贈物品或是科研經費,尤其是一些已經成為成功企業家的人,總是高調捐贈,一方面是為了感恩,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造勢,打造自己的形象。
近來西安的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封城期間,大學生就地過年,很多人最開始斷了日常補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馳援,溫暖著這座古城,在這些捐贈者中,一位大學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西安一女生向學校捐贈蔬菜,被質疑不符合大學生行為,學生愛心被“誤解”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的大一學生陳欣悅,在這次西安疫情中,覺得自己能夠出一份綿薄之力,以此致敬那些奮斗在一線的防疫工作人員。
與父母進行溝通后,父母也表示孩子的愛心值得肯定,所以趕忙采購了14000斤新鮮蔬菜,并且聯系運輸,向陳欣悅的母校進行捐贈,網友們看完新聞后,都對這個女孩和父母的做法稱贊不已。
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其中就包括互幫互助的團結精神,一個大一學生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讓人們感動之余,也紛紛貢獻出自己的愛心。
可是有“公益”同時就存在爭議,不少人對陳欣悅的愛心捐贈行為表示質疑,甚至還有一片罵聲,他們說陳就是在作秀,還懷疑她作為學生不知道好好學習,是不是想要出名。
有的網友提出,陳欣悅的做法就是將大學生生活推入了“內卷”,學生應該以學習為重,別的同學都在忙于學習,而她卻搞出噱頭,可能在展示自己家不俗的實力,這讓別的同學如何自處?
大學生的教育問題一直是重要的一部分,他們的學習在外人看來就是太過于自由和散漫了,而究其原因,還是大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做得不到位,原本是一次值得贊頌的愛心捐贈,結果卻被人們說成這樣。
學生能夠對母校有所感恩,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我們不能過度曲解
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一次很普通的捐贈行為,只不過是因為人們過度的關注,讓這一顆“愛心”蒙上了塵,明星做公益,都能夠被拿來贊頌,他們在做榜樣給大眾,如今大學生能夠擁有這樣的愛心,不應該被曲解。
有些人說這個女生家里很有錢,對于她來說,這點錢不算什么,本來就是應該做的,這種“道德綁架”的想法根本就不應該產生,更不應該說出來,有些含有“噪音”的話會讓人感到寒心。
女生的捐贈恰恰說明素質教育在她身上產生了正向的影響,樂善有恒,大愛無疆,我們不難看出,她的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小的耳濡目染,家長身上的善良給了孩子正確的引導。
良好的品質是學生成才的主要內核,不僅需要學校的約束,還有家庭的引導
品質體現人格,培養學生良好品質是重中之重,一個成功的人展示給外在世界的除了成績的優異,還有無限的人格魅力,所以學生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必不可缺的就是品質鍛煉和培養。
家長的以身作則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的就是榜樣教育,如果家長不嚴格要求自己,處理方式不夠妥當,那就會影響孩子看點事物的方式,現在學生中的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除了學校的監管不足,也有家長本身的錯誤引導問題。
學校要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學校的老師日常工作都很忙,有時候對于學生的管理不夠到位,還有些老師已經看出了學生存在的問題,但是不夠重視,覺得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學生小小的不當行為,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就容易出現不良行為。
時間:2022-01-10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