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大學生圍毆案被告反傷獲刑:事關女友涉情仇
麗江之前出現過正當防衛的典型案例,一位退伍女兵面對上門滋事的對方,采取了一系列自衛措施。雖然開始有一些爭議,但是最終,這位退伍女兵被認定為正當防衛。
是不是在以少對多的亂局當中不擇手段進行反擊,就一定是正當防衛?
這當然是一個法律問題,落在本文論述的范圍之外。
本文關注的是麗江大學生在一起圍毆案中,也是以少對多,用了工具反傷對方,并且一直主張自己是正當防衛。法院在一審和復審當中,都沒有認定被告的這種正當防衛。
隨著媒體對案情的披露,我們從當事人的表現當中,能夠梳理出一些為人處世的參考。
低調是一種素質
女友對男人來說,不僅事關感官幸福,更事關男人的面子。
如果男人把這種面子看得特別重要,那么男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可能就會失去理智。
權威媒體披露的資料顯示,大學生程某的女友,是代某的前女友,而王某又是代某的好友。
這種關系,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
簡單從何說起呢?如果遇到的是低調的人,明知因為女友牽扯到的關系比較復雜,就低調處理這件事,避免和女友的前男友正面接觸,主動避免正面沖突。這樣,也就把矛盾消滅在了萌芽狀態,就談不上傷害案的發生,相安無事不是夢。
案件中的大學生程某的表現,值得反思!
程某的女友是代某的前女友,現在因為一場生日宴會,各方人馬聚在一起。這真是冤家路窄。
既然是給友人祝賀生日,那么當然應該創造喜慶氣氛,不應該給主人添堵。
資料顯示,因為女友的關系,程某和女友的前男友代某以及代某的好友王某,結下了前嫌。
如果程某能夠正視這種前嫌,明確雙方存在著矛盾一時不能化解,那就盡量避免正面接觸。因為情事難料,誰都不知道下一秒可能會發生什么。
與其正面硬剛,不如相忘江湖。
初次敬酒:開端
在別人的生日宴會上,程某主動去找王某敬酒。這正是圍毆案的開端。
敬酒,本來是正常的一種禮節。敬酒者顯然是想表達某種敬意,但是程某王某已有前嫌,程某為王某敬的是哪門子的酒?既然是敬酒,那么應該必有可敬之處。
我們不明白,王某哪里值得程某“敬”了?這種敬酒,就別有一番風味。
這場敬酒,從理論上說敬酒者有主動示好的意圖。但是對方接受不接受這種敬意,喝不喝這杯酒,則是對方的選擇。從理論上說,不外乎喝與不喝兩種結局。
王某明確不喝,這是再明顯不過的拒絕。如果程某識趣的話,就應該適時而退。
資料顯示,王某是在他人勸說下,喝了半杯酒,這個動作很有意思。
王某喝是喝了,但不是因為程某而喝的,而是因為他人的勸說而喝的。
顯然,王某這是給了別人的面子,沒把程某考慮在內。喝了半杯,這就相當勉強,而不是一飲而盡。
喝了半杯,就是給勸說者的面子。我們可以看出,王某喝了半杯酒,是迫于無奈的選擇。相對于之前一點不喝,王某已經給了程某面子,程某完全可以順著臺階而下。
很遺憾,程某好像沒有看到王某的冷漠,十余分鐘之后竟然再來敬酒!
再次敬酒:升級
程某任性敬酒,太不識趣兒了。
察言觀色,隨機應變,這是人應該具備的一種社交能力。對方的措辭,對方的一個神態,對方的一個動作,都能夠傳達出對方的心意。在社交當中,人們應該善于讀懂這些含義,以便于使人際關系變得和諧。
當程某再來給王某敬酒的時候,王某就很生氣,摔了酒杯。王某的摔杯是對程某敬酒的直接抗議,本來敬酒是為了示好,但是程某的做法卻適得其反。
識趣的梅貽琦校長
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就是一個識趣的人,是一個善于察言觀色的人。
從當年西南聯大三委員的關系上看,北大清華南開的三大校長是平起平坐的,但是因為梅貽琦校長以前是南開畢業的學生,而張伯苓是南開的校長,梅校長長在張校長的面前,除了同事關系之外,更是學生身份。
在關鍵的時候,梅校長就不能忘記自己是學生的這一身份。
蔣校長可以和張伯苓爭吵,梅校長卻不行。當蔣校長和張柏林爭吵的時候,梅校長最好的選擇就是沉默。梅校長是個識趣的人,善于察言觀色。
王某事先喝了半杯,已經給了程某臺階,但是程某很不識趣,十余分鐘后又來敬酒。這一次,王某直接摔杯。
面對一地雞毛,這回別人再想從中勸說和緩和局勢,也就難了。程某的第二次敬酒,使事態升級。
拉到門口:惡化
如果事態能夠止于敬酒,程某離開,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圍毆事件的發生。程某又把王某拉出去進行理論,這個動作很危險。
為什么要拉到外面去說話呢?
拉到外面說話,首先是為了說悄悄話,說的是私話。不宜公開,不宜讓酒桌上其他人聽到,這是一種常規的考慮。
還有一種可能,這是別人的生日宴會,喜慶是主調。如果雙方當著酒桌理論,可能會產生沖突。而這種火藥味,和主人生日宴會的喜慶氣氛是相違背的,這是對主人的一種大不敬。所以到外面去說話,是另有考慮的。
更為可怕的一點是,離開了生日宴會,“拉”到門口,就可能存在事態升級的危險。事實上,危險也就這么發生了。
吳三桂:沖冠一怒
當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招安吳三桂,吳三桂處于家族等方方面面的考慮,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但就在吳三桂返回北京的路上,得知父母被拘禁,后來又聽說自己的愛妾圓圓被搶,吳三桂頓時大怒,率兵謀反。這就是“沖冠一怒為紅顏”的來歷。
父母被拘禁,吳三桂沒有生氣。愛妾圓圓被掠走,吳三桂大怒。鮮明的對比告訴我們,愛妾圓圓在吳三桂的心中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掠走了圓圓,就等于侵犯了吳三桂。
愛妾也罷,女友也罷,都事關男人的幸福。從淺層上說是感官上的幸福,從深層上說是情感上的愉悅。女友,極容易牽動男人敏感的神經。
如果程某懂得低調和識趣,他很可能完全可以避免吃官司。
叔本華強調精神快樂
叔本華強調快樂的分類:感官快樂和精神快樂。避免滿足于低級的感官快樂,而要追求精神快樂,這是前人正確的引導。
如果程某有更大的格局,沒有在女友的前男友等人面前敬酒、“拉”別人出去聊聊——帶有強迫性,容易招人反感;如果程某沒在別人面前逞強,那么很可能,也就不會出現圍毆案!
結語
為人處事有學問,低調識趣靠素質。特別是大學生,更應該加強自我修養,加強學習。一方面是自我保護,另一方面也是善待他人的需要。
時間:2022-01-12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