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大學300余名學生參演殘奧會開幕式,400小時訓練展當代大學生風采
3月4日晚,伴隨著激昂的禮號聲響起,北京冬殘奧會大幕拉開。在開幕式上,300余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學生承擔了禮號手、執旗手、標兵、看臺引導員的任務。記者了解到,該校參演的學生人數占到了整個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演職人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同學們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承擔了禮號手、執旗手、標兵、看臺引導員等任務(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供圖,央廣網發)
懸臂吹號隊列成“線”
不放過訓練中的每個細節
“當手臂舉過頭頂45度并吹響禮號時,我們就在向世界展現中國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禮號手之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20級研究生王大壯告訴記者,作為公安大學的一名學生,雖然自己和同學們的隊列素養要比其他綜合類院校同學們強一些,但完成此項莊嚴的任務也并不簡單。王大壯和他的12位同學從去年11月就開始訓練,一天也不敢懈怠。
“13位禮號手代表著第13屆冬殘奧會。根據導演組的要求,我們13個人必須做到整齊劃一。”王大壯介紹,隨著訓練進程的不斷推進,13個人的隊形和走位經過多次的調整,每一次調整都需要迅速記住點位,迅速找到可以幫助自己走位的參照物,然后一遍一遍與隊友磨合訓練。在走位的同時,整齊劃一地將禮號舉過頭頂45度是最難的部分。
“奏響禮號是冬殘奧會的一項重要任務,開幕式時全世界的目光將聚焦于我們身上。為讓我們能更好地進行‘仿真訓練’,學校團委專門從校樂團臨時調來幾把小號用于平時訓練。小號很重,剛開始我們只能端幾分鐘,就堅持不住了,但經過每天不斷的訓練,手臂形成了肌肉記憶,現在大家端著小號十幾分鐘沒問題。”禮號手艾熙文感慨,“3個多月的訓練,每當覺得累時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不能拖后腿。”
“動作必須整齊,眼神必須堅定,身姿必須挺拔。既要有美感,又要有力度。”禮號手張博明告訴記者,號手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保持固定的角度,還要準確調整速度并保持隊形的穩定和統一。“舉號30分鐘是我們的日常訓練,我們在訓練中經常感覺左肩非常酸痛,到最后幾乎全部麻木,但始終沒有一個人放下號角。我們明白,只有堅持練習舉號才能形成肌肉記憶,做到整齊劃一。”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13名來自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禮號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供圖,央廣網發)
而與禮號手們一樣需要練習臂力和站姿的是該校的49位執旗手們。“每一面國旗都代表一個國家和地區,我們的責任重大。”此次擔任冬殘奧會會旗執旗手的李帥告訴記者,他們49個人站在臺上時,看起來就要像“一條線”,旗桿要垂直矗立,手臂要同一個角度彎曲。中國國旗執旗手閆禹霖坦言:“稍有前傾或后倒都會看得非常明顯。要達到‘一條線’的效果就靠大家的默契和反復訓練,不放過對每一個細節的打磨。”
“已經記不清練了多少次了,我的胳膊訓練之后粗了很大一圈。”擔任意大利國旗執旗手的石林東笑稱。記者還了解到,執旗手不僅在臺上需要站成“一條線”,在上臺下臺的過程中,雖然場上所有燈光都會暗下來,但也需要他們在行進中隊列整齊,執旗角度全部保持一致。
記者了解到,為能穩穩地將旗桿保持在統一的高度,大家都會在集體訓練結束后回到宿舍“加練”。“做俯臥撐、舉啞鈴,以此增強自己的體能和臂力。”中國國旗執旗手閆禹霖說,全世界都看著他們,因此在場上的每一秒都不允許有半點馬虎。
“3個多月的時間里,我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成長與蛻變。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封閉隔離期間從不抱怨,艱苦訓練中從不喊累,小伙子們再一次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帶隊教師田棟欣慰地說:“在訓練過程中一些同學出現了崴腳、感冒,甚至家庭變故等意外情況,但沒有一個人放棄,都克服困難、咬牙堅持,每每想到這點就想為同學們點贊。”
跳滿10首歌歡迎運動員
“準警官”對鏡練“柔美”舞姿
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舞臺上,運動員入場式是最受關注的環節之一。記者了解到,運動員入場式上的228名“標兵”也同樣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準“警官”們擔任。他們伴隨著《春江花月夜》等10首我國傳統名曲變換舞姿,歡迎運動員入場。
“上場近50分鐘,標兵們要跳足50分鐘。”該校帶隊老師尹偉航介紹道,所有學生經歷4個月、400小時、十余次聯排,終于在3月4日向全世界完美呈現了青年的風采。所有披星戴月的訓練,所有千錘百煉的重復,都淬煉著每一名學生的意志,熟練流暢的表達少不了背后辛苦付出的努力。
標兵之一的唐錦堯同學告訴記者,從去年11月份開始,他們除了集體練習之外,每天回到宿舍都會“復盤”當天所有學習的動作,“剛開始肢體有點不協調,我就跳給舍友看,互相把關。動作做得不標準或者不協調,都會互相糾正。”
據悉,從訓練之初到開幕式前,同學們的舞蹈動作反復調整修改了7、8次,“每套動作都不一樣,大家就靠著反復的訓練,從生疏到熟悉,同學們確實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標兵領隊陶文婧老師感慨地說。
同時,為能“伴樂而舞”,同學們將開幕式上運動員入場環節的10首傳統名曲聽了無數遍。用音樂情感帶動舞姿是同學們練習動作的訣竅之一。“我們還有一些自己即興發揮的動作,比如當運動員走到我們身邊時,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跟他們打招呼,比心、豎大拇指等。導演讓我們提前想好,但每次彩排時,在音樂和氛圍的帶動下,我是發自內心地為運動員們歡呼。”標兵馬小朔告訴記者。
鏡頭之外,32名來自公安大學的看臺引導員也在默默散發著青春的火熱。他們分布在觀眾席的各個角落,承擔著入場時的運動員引導、演出時的運動員服務與互動、散場時的運動員疏導工作。看臺引導員楊德崑同學告訴記者,他們需要在儀式開始前就全部到位,等待開幕式結束所有運動員離場后才能退場,盡管穿著羽絨服,但是依舊手腳冰涼。“雖然工作辛苦,但能夠有機會服務于冬奧盛會,在看臺運動員需要我們的時刻第一時間出現,給予他們最貼心的關懷和幫助,收獲來自世界各地的微笑和認可,一切都值了。”
世界舞臺上展青年大學生風采
看到更豐富多元的世界
“看到每一名同學都圓滿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務,我在場下感到十分驕傲、十分欣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校團委副書記、冬奧會專項任務臨時黨總支副書記鄭重告訴記者,為保障同學們的訓練,學校盡全力滿足同學們的需求。封閉訓練期間恰逢春節假期,學校成立了專項任務指揮部為學生們排憂解難。“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資外,我們還為同學們專門提供了‘春節大禮包’,讓大家在學校體會到家一般的溫暖。有學生想使用健身房‘加練’,學校迅速協調解決;考慮到學生訓練結束時間晚,學校立刻延長浴室開放時間。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展現國家形象、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參加此次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表演,也讓同學們看見了一個更豐富多元的世界。”鄭重感慨,“在訓練的過程中,同學們跟很多殘疾人運動員們有過接觸,學習了很多、收獲了很多,正在迅速地成長。此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服務工作中,90后、00后成為了主力軍。他們的臉龐可能還稍顯稚嫩,但我卻從中看到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時間:2022-03-06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