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青馬學子清晰認識到中醫這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性,6月2日15:00,湖南科技大學第十二期青馬講壇第三講暨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系列講座之“走近中醫”(以下簡稱“講座”)于立德樓A棟五樓報告廳順利舉辦,湖南科技大學副校長賀澤龍、國際交流處處長呂愛晶、團委書記魯義、國際交流處副處長龍瀟蒞臨此次講座,國際教育學院師生代表和第十二期青馬學員到場與會。
活動現場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中醫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璀璨耀眼的一顆寶石。賀澤龍就中醫的歷史發展、現實應用以及具體內容三方面展開授課。他談道,中醫文化是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中萃取出的精神產物,它影響著人的思維、行為方式,有著獨樹一幟的社會價值。“中醫文化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合致中、道法自然等哲學智慧的重要展示,又是立象盡意、因時而變的特有思維方式的具體表現,同時更是厚德載物、生命至重的人文關懷精神的象征體現。”
為更加生動形象地向師生們展示中醫妙法的應用,賀澤龍選取了幾例典型的事物進行簡明扼要地講解,“相信大家常常在電視上,或是從老一輩處略微了解過針灸這一門技藝,而針灸作為中國古代治療各種疾病的常用手法之一,具有修復組織、增強免疫、活血、鎮痛等多重功效……家喻戶曉的‘煎中藥’也大有名道,水量、水溫、火候還有時間等,這樣的細節也是萬萬出不得岔子的……”賀澤龍親切風趣的講解引起了在場學員們的熱烈反響,現場掌聲雷動。
副校長賀澤龍為大家帶來關于“中醫文化”的精彩一課
魯義指出,隨著現代社會健康知識的普及、養生意識的推廣,中醫文化在不知不覺中又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在病毒肆虐的關鍵時刻,中藥也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人力薄似微弱火苗,眾人齊聚才能綻放出奪目煙火。我們每一位青年人都應闡述好中醫文化的魅力,做好文化輸出工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聊及青年擔當,魯義由衷說道。
校團委書記魯義聊及中醫文化——“青少年當為傳承中華文化獻出一份力量”
“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傳統文化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當代青年應肩負重任,主動承擔起傳承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在談及講座的內核時,呂愛晶如是說道,“學習中醫文化對內可進行自我調理、達到身心裨益的效果,對外亦可幫助走入誤區的部分外國友人正確認識并接納中醫,從而起到正向的文化輸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