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精神,95實踐團開啟紅色文化傳播新征程
2025年1月12日,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95實踐團通過線上會議舉行了寒假社會實踐出征儀式。本次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為主題,旨在響應國家傳承紅色文化的號召,將遵義會議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紅色主題精神結合普通話傳遞到全國各地。
95實踐團的12名成員均來自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涵蓋23級與24級學生,他們分別來自山東、湖南、海南等地。寒假期間,團隊分成四個小隊,奔赴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安彩樓鎮侯小廟開發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日照街道北小湖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千公平鎮、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萬科浪琴灣等地區,開展紅色文化傳播工作。成員們不同的地域背景,使得團隊能更好地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地開展紅色文化推廣活動。
出征儀式上,指導老師張雨發表講話。她強調,遵義會議精神所展現出的獨立自主、實事求是、堅定信念、民主團結,以及“兩彈一星”精神蘊含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品質,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和弘揚這些紅色精神,對于激勵當代青年、凝聚民族力量、推動社會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張雨老師叮囑同學們,在實踐過程中要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深入鄉村,充分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結合實際開展紅色文化傳播活動。同時,務必將安全放在首位,確保實踐活動順利進行。
隊長劉壯分享了過往社會實踐的經驗。他指出,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和民眾認知水平存在差異,傳播紅色文化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例如,在具有深厚革命歷史的湖南地區,民眾對紅色文化有一定基礎認知,傳播方式可以更深入、更具內涵;而在一些相對缺乏紅色文化宣傳的地區,則需要從基礎的知識普及入手。團隊要提前做好調研,制定個性化方案,以提高紅色文化傳播效果。
隊員王嘉怡回憶起過去實踐中的溝通難題,提醒隊員在下鄉時,隨行要有善于溝通、了解當地習俗的成員。只有與當地人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才能更好地傳播紅色文化。龍思涵著重強調安全問題,提醒隊員務必跟隨團隊行動,不單獨前往陌生區域,出行提前規劃路線,與團隊保持聯系。陳思羽鼓勵大家樹立正確思想意識,不怕苦累,積極主動投入到紅色文化傳播中。
為確保本次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隊員們做了全方位的充分準備。在生活方面,精心籌備了齊全的下鄉生活用品,確保能夠適應不同實踐地的生活需求。在推廣方面,成員們積極溝通、集思廣益。他們深入研究各地的文化差異,發現山東的一些鄉村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適合將紅色精神與當地民俗文化相結合,通過傳統戲曲、民俗表演等形式進行傳播;湖南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語言環境獨特,成員們便計劃邀請當地通曉民族語言的志愿者參與,用當地民眾熟悉的語言講述紅色故事。
此次95實踐團的社會實踐目標明確,旨在提高實踐地區民眾對紅色主題精神的認知和理解,讓紅色精神在廣大民眾心中生根發芽,激勵人們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隨著出征儀式圓滿結束,95實踐團各小隊已踏上征程。在實踐中,他們帶著知識與熱情,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添磚加瓦,書寫屬于當代大學生的青春華章,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陳思羽 馬浩展 崔文靜 黃勵 來源:山東理工大學95推普實踐團
發布時間:2025-02-1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