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吸引大學生回鄉創業
徐嘉蔚的民宿智慧聯盟整合了1500多家農家民宿,賈偉擔任會長的溪龍鄉青年創業聯盟聯合了40多位返鄉創業青年,艾晨的工作室把鄉村200余名會手工納千層底布鞋的奶奶和老裁縫組織起來……這一個個數字,記錄著浙江省安吉縣返鄉創業青年在建設美麗鄉村路上的足跡。
安吉縣是我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和實踐地,鄉村的振興吸引了一批大學畢業生回到鄉村創業,做大“金山銀山”。
打通自由行最后一公里
在安吉鄉村,點狀分布著300多家農家民宿和十幾家景區。散客來了,總是問民宿老板:“附近有什么好玩的,有沒有優惠票?”當地民宿分布點多、面廣,往往由老年人或夫妻經營,沒有時間、精力去與大的景區對接。畢業于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喜歡“窮游”的90后徐嘉蔚發現了這個行業的商機,她從杭州的工作單位辭職,回到安吉做旅游市場的創新,通過互聯網把民宿業主鏈接起來,同景區管理方談判合作:引來散客客流、降低景點門票價格,實現散客、景點和民宿智慧聯盟的三方共贏。
她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帶著民宿智慧聯盟創業方案與安吉江南天池景區管理方洽談時就碰了壁,她一次次修改完善方案,對接營銷部門,直到半年后才獲得管理方的認可,最終簽約。
“我從6萬元資金開始創業,身上最窮時只有25元,渴了連瓶水都不舍得買。”徐嘉蔚說,創業的難點在于線下輔導民宿農家樂主召集難、場地少,團安吉縣委幫忙預定場地、召集民宿農家樂主,連續組織開展了15場農家樂民宿培訓會,現場傳授業主使用徐嘉蔚的民宿智慧聯盟,還引薦徐嘉蔚入駐安吉縣科創園“啟迪之星”孵化,通過揚帆工程給她提供10萬元貼息貸款支持,浙江省青創基金會點撥幫助民宿智慧聯盟實現“T+1”的三方分賬模式,徹底解決了平臺墊資問題。
經過近兩年發展,民宿智慧聯盟已發展成為當地最大的旅游生態鏈服務商,整合了安吉縣及相鄰杭州市余杭區共1500多家農家民宿、40多家景區,加入民宿智慧聯盟的民宿平均每戶增收2萬-3萬元。徐嘉蔚還建立起當地最全的農家民宿資源庫+高效客服體系,從2021年10月上線以來,已為安吉農家民宿帶來30多萬元的直接收益,提升了農家民宿在淡季的入住率。
打破傳統做“新”茶
黃杜村山多地少,自從種植安吉白茶之后,村民的“錢袋子”不斷地鼓起來。從浙江師范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的賈偉,是第一個回到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創業的大學生。回到黃杜村的第一年,賈偉與父母一道上茶山、種茶葉樹,第二年就單槍匹馬闖茶葉市場,跑客戶單位,每次出去只帶茶葉不帶錢,逼迫自己把茶葉賣掉才有回家的路費。他記得第一次背了30多公斤茶葉到安徽省宣城、蕪湖賣,接連兩天都沒有一家客戶買茶葉,相反這些客戶還把茶葉貶得一文不值,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行了。第三天,他到了合肥才找到第一個買主。
賈偉把重點客戶從茶葉批發商逐漸轉移到零售店鋪和零售網店,提高利潤率。在生產過程中,賈偉重視客戶的需求,推行個性化定制茶葉。炒了一輩子茶葉的父親對他的創新十分不理解,但在賈偉堅持下,第一年他們賣掉了1500多公斤白茶,第二年銷售量達到2250公斤。
賈偉帶領團隊大膽改良傳統工藝,進行多款新產品制作。他先后往返福建武夷山、云南鳳慶等地,向紅茶大師學習制作工藝。為了追求好品質,他在3年中只做不賣,不斷地嘗試、審評、改進,直到把“安吉紅”茶一炮打響。
溪龍鄉青年創業聯盟有40多位返鄉創業青年,賈偉擔任該創業聯盟會長,他們組織了向西部貧困山區捐贈1500萬株“白葉一號”行動,并用網絡遠程指導的方式,協助受捐農戶解決種植中遇到的問題,做強做大茶葉富民產業。
老布鞋搭上新時尚
95后艾晨扎根在安吉縣天子湖鎮迂迢村,在她的手工布鞋工作室,一雙雙圖案炫麗的千層底布鞋整齊地擺放在鞋柜上。目前工作室年銷售手工布鞋7萬多雙,老裁縫縫制服裝2000件左右。
艾晨幾年前畢業于嘉興學院企業管理專業。一次回安吉老家過節時,看到奶奶在縫制一雙白底黑面松緊口的千層底布鞋,顏色和款式都很質樸,引起了她對傳統布鞋的興趣。與哥哥艾超商量后,她決定回到山村做布鞋銷售。
一開始,他們去網上買了一些喜歡的布料,讓奶奶先一雙、兩雙布鞋做起來,他們花了兩個月時間才找到第一個顧客。后來經過調研,他們把目標客戶鎖定在喜歡唐裝、禪文化和茶文化的群體。訂單量慢慢上去后,工作室就在安徽鄉村把200余名會手工納千層底布鞋的奶奶和老裁縫組織起來。
創業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來自其他網店對手工布鞋產品設計的模仿或抄襲,一度給她的工作室生存帶來很大的壓力和挑戰。艾晨也曾想通過法律途徑打官司,后來感覺維權周期長、成本高,耽誤自己的發展,她就不斷推陳出新、加快新產品上市速度,讓仿冒者來不及跟上她的步伐。
春天的櫻花、夏日的荷塘、秋天的稻穗、冬季的雪花都成為手工布鞋上的創意元素,傳統手藝搭上時尚與互聯網發展的快車,贏得了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青睞。
時間:2022-03-01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