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11月左右,大四的學生都要離校進行校外實習了,各大高校的校園招聘就是應接不暇的展開了。對于這些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選擇就業就成了當務之急。當下每年的大學畢業大學生多不勝數,固然就業壓力也是相當的大了。就業難這個問題是現在社會的一個共識,但是并不是現在就沒有就業崗位,而是剛剛畢業的學生對工作要求太過苛刻。“錢多、活少、離家近”這是一些畢業生的口頭禪,也是他們的擇業標準。這就給本是沒有社會經驗的他們來說,又自己給自己增加了就業難度。而企業方面,提供的就業崗位要求又是頗高,就比如要有工作經驗這一條就給當學生是當頭一棒。剛剛出來找工作,企業都給工作機會,哪里能積累到工作經驗。就是在這種雙從矛盾之下,造成現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在筆者看來,首先畢業大學生要認清自己的能力,我們剛剛步出校園的大學生,也許自己有個高要求是不錯,但是剛入社會,選擇一些進入公司的機會,從基礎做起,這不枉是一個路子,對于一個即將走上社會的應屆大學生,這是一個很好的跳板,如果不懂這個道理究竟是社會不為他們創造機會,還是他們壓根就不珍惜機會?對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來說,缺少的并不是專業知識,而是工作經驗。所以,在正式就業之前的實習機會,就顯得尤其重要。或許會有不少大學生覺得實習并不一定就是自己今后所要從事的工作,但實際上,這段經歷是累積經驗和完善理論同實踐結合的關鍵階段。對于日后的工作選擇,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實習考驗大學生的不完全是能力,更多的還是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