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大學剛一畢業當不了工程師不是問題,問題是十年八年后能不能當上工程師。傳統的人對于孩子的職場選擇有一個非常實際的想法:從低做起。大學一畢業不選擇創業,并不意味著今后一輩子不選擇創業,大學一畢業就選擇到一家大酒店當門童,不意味著一輩子都要當門童。
大學生創業的成功者肯定有,但多為特例。將特例推而廣之提而倡之,這個過程值得我們深思。幸而我們的大學生都是有腦之人,從眾者少,謀定而后動者多。于是這條選擇就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的新聞才能夠誕生
其實自從大學生創業作為號召那天開始,質疑聲就沒有中斷過。質疑的道理很簡單:大學生憑什么去創業?要錢沒錢,至于知識和技能,除了極少部分的天才能夠得到風險投資的青睞之外,剛剛大學畢業的小年輕真是很難以自己的技術作投資吃干股的。至于國情下的創業人脈圈子社會資源一個不能少,對于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這更是一道難題。無論做什么事情,起步總該取易不取難,創業更是如此。當創業的喧囂引起的泡沫用幾年工夫沉靜下來之后,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選擇就業而非創業,正是大學生們書沒有白讀的最好證明。